卷上 調補門
治五臟虛損,益氣力,堅筋骨。 黑芝麻九蒸九曬,收貯。每服二合,湯浸,布裹挼去皮,再用濾汁和粳米煮粥食。
補中強志,聰耳明目。 蓮實半兩(去皮心)。研末,煮熟,以粳米三合作粥食。
補益精氣,聰利耳目,能駐年。 粳米一合,雞頭實末二合。煮粥空心服。
補脾養胃。 茯苓、山藥、炒芡實、蓮肉(去心)各四兩,糯米、黃米各半升。俱炒,蒸熟,再入白糖二兩,印作餅子,曬乾。每日空心吃幾個。
補養脾胃。 白茯苓四兩,山藥四兩,炒芡實四兩,蓮肉四兩(去心),陳倉米半升,糯米半升,白糖二斤。先將藥、米粉蒸熟,再入白糖,印作餅子,曬乾。
贏老胃弱。 牛脊骨一具。捶碎,熬取濃汁,煮粥常食。
小兒常用健脾消食。 鍋焦(炒黃)三斤,神麯四兩(炒),砂仁二兩(炒),山楂四兩,蒸蓮肉(去心)四兩,雞腦皮一兩。為細末,加白糖、米粉、和勻,焙作餅食。
補精血,益腎氣。 枸杞子。煮粥服。
補腎氣,益腰腳。 栗子。磨粉,作粥食。
腎虛。 羊腎。煨粥食。
潤心肺,調大腸。 松子仁作粥食。大便艱結者宜之。
肝虛目不明。 常以雞肝、羊肝配粥食。
元陽不足。 鹿角膠。入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