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痹門
痹多風寒濕氣入於陰分,久則化熱。 黃柏。酒浸,焙末。每溫酒下一二錢。
風寒濕痹,四肢攣怠,腳腫不可踐地。 紫蘇二兩。杵碎,以水三升,研取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蔥、椒、薑、豉食之。
風寒濕痹,五緩六急。 黑雌雞肉作羹食。
風濕攣痹,一切風氣。 蒼耳子三兩。炒,末。以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呷之。
風寒濕痹,通身麻木,或疼痛。 生川烏末四錢,苡仁末二錢。入米粥內再熬,下薑汁一匙,蜜三匙,日三服。
麻木,痹症,痛風,歷節。 虎骨、木通。煎湯頻飲。
風緩頑痹,諸節不隨,腹內宿痛。 原蠶砂。炒黃,袋盛,浸酒飲。
歷節鳳。 松葉三十斤。酒二石五斗,漬三七日,服一合,日服五六度。
歷節風痛。 獨活、羌活、松節等分。用酒煮過,每日空心飲一杯。
歷節諸風,骨節疼痛,晝夜不止。 沒藥末五錢,虎脛骨(酥炙,為末)三兩。每服二錢,溫酒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