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門
面腫。 冬瓜。煮湯恣飲。
身面浮腫。 烏豆一升。水五升,煮汁三升,入酒五升,更煮三升,分溫三合。
身面卒腫,脈洪大。 菟絲子一升。酒五升,漬二三宿,每飲一升,日三服。
頭面忽腫,熱毒風氣內攻,或連手足赤腫,觸著痛者。 牛蒡子根。洗淨,研爛,酒煎成膏,絹攤貼腫處,仍以熱酒沖服一二匙。
傷風,面目浮腫。 蔥白。煎湯飲之,洗之。
身面浮腫,小便不利。喘急。 胡蔥十莖,赤小豆三合,硝石一兩。以水五升煮蔥、豆至熟,同擂成膏。每空心溫酒服半匙。
面黯。 枸杞子十斤,生地三斤。為末,蜜丸。每服麥冬湯下三錢,日三。
又方:白蘿蔔。煮粥飯常食,能令面白如玉。並戒厚味。
面瘰。 枇粑葉、梔子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開水下,日三。
夏日面患癤。 生地三錢,元參。煨豬蹄腿肉一斤,食之,並用湯洗。
鸕鷀瘟,兩腮腫脹,憎寒惡熱。 側柏葉。搗爛,敷,內用薄荷濃湯熱服。
發頤。 用青黛五分,生甘草二錢,金銀花五錢,瓜蔞半個。酒一鍾,煎服。
下頰脫落。 口含烏梅一個,即上。
小兒初生,面青身冷,口噤,胎寒也。 白殭蠶、木香、肉桂、陳皮、檳榔、炙甘草各五分。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