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門

民国·陆锦燧
来源:䱐溪秘传简验方

吐血門

吐血。 晚桑葉。焙,研末。茶服三錢。

又方:瓜子一味。濃煎常服。

又方:海螵蛸末二錢。米飲下。

又方:紅皮蓮子。同豬肚煮極爛,但不可放鹽,每日五更恣啖。

又方:糯米,蓮子心。研末,墨汁丸梧子大。童便下。

又方:藕節、荷蒂各七枚。為末。米飲下二錢,日二服。亦可煎飲。

又方:白茅根。煎湯飲。

吐血,偶吐一二口,或不時吐之。 側柏葉。濃煎,和童便服。

又方:藕節(為末),入炒蒲黃、血餘炭等分。調服,效。

又方:雞子一個。打開,和三七末一錢,藕汁一小杯,陳酒半小杯,隔湯燉熟,食之兩三枚。

卒然吐血。 烏鰂骨。末。米飲服二錢。

陰虛肝旺,內熱血少,諸失血證。 熬濃藕湯飲,久久自愈,勿服他藥。

勞心吐血。 蓮心七枚,糯米二十一粒。為末。酒下。

酒癆吐血。 雞距子一兩。水二鍾,煎一鍾,不拘時服,渣再煎服。

勞傷吐血。 扁柏子。研細末。自便調服。

肺痿吐血。 黃明膠(炙乾)、桑葉(陰乾)各二兩。研末。每服三錢,生地黃汁調下。

肺病吐血、衄血。 百合。搗絞汁,和水飲,或煮熟食。

虛勞吐血。 飲黑狗血神效。

又方:生地黃五斤,酒五斤。和搗,去滓服。

勞瘵失血。 田龜肉和蔥,椒、醬油煮食,補陰降火,累驗。

舉重傷肺吐血。 用白及為末。米湯調服。治嘔血、咯血亦良。

內熱吐血。 青黛二錢。新汲水下。

膈上吐血。 枸杞根末。煎飲。

吐血紫黑成塊,瘀血也。 松花一錢,茜草根、桃仁、熟大黃、枳殼各一錢。煎服。

吐血不止。 金墨磨汁,同萊菔汁飲。或生地黃汁亦可。

又方:上色白瓷器末二錢,皂莢子仁。煎湯下,連三服,愈。

又方:白薄紙十張。燒灰。水服,效。

又方:紅錦三寸。燒灰。水服。

又方:炒阿膠二兩,蒲黃六合,生地汁三升。水五升,煮服。

又方:就用吐出血塊。炒黑,為末。每服三分,麥門冬湯調服,導血歸元也。

又方:燒白馬通。以水研絞汁一升服。

又方:蠶蛻紙。燒存性,蜜和丸。含化咽津。

又方:手指甲、頭髮。燒灰。酒調服。

又方:白及末。米飲調服,或酒調飲。

咯血。 杏仁,牡蠣粉(拌炒)、青黛各一兩。研勻,黃蠟化和作三十餅。每服一餅,以乾柿半個,夾濕紙包煨香,窨去火氣,粥飯下,日三服。

又方:紅棗肉二斤,砂糖一斤,麻油四兩。共搗爛,每晚服一兩。

又方:蘿蔔和羊或鯗魚。煮熟食。

嘔血。 黃柏。蜜塗,炙為末。麥冬湯下二錢。

又方:側柏葉。研末。米飲調下二錢。

唾血。 童溲。頻服。

又方:海螵蛸。研末,驢皮膠丸,綠豆大。藕節湯下三錢。

嘔血不止。 鰾膠(長八寸,廣二寸,炙黃,刮)二錢。甘蔗節三十五個,取汁調下。

咯血,唾血。 槐花。炒研。每服一錢,糯米飲下,仰臥一時,效。

吐血,咯血。 鍋底墨。炒過,研細。井華水服二錢,連進三服。

吐血,唾血。 蒲黃二兩(炒黑)。每日溫服,或冷水服三錢。

吐血,衄血。 川鬱金末。井水服二錢,甚者再服。

又方:生荷葉、生艾葉、側柏葉、生地黃等分。搗爛,煎服。

又方:金墨。磨汁服。

又方:百草霜。研水服,並吹鼻。

吐衄,一切血疾。 白茅根一握。水煎服。

一切血疾,破血止血。 大薊。生搗汁一小盞,和蜜少許服。小薊亦可。

止吐、衄、咯、唾血。韭汁善消胸膈間瘀血凝滯,取汁冷飲三四盞,必胸中煩躁不寧,後自愈。

大人小兒吐血。 蛤粉、炒阿膠各一兩,辰砂少許。為末。藕節搗汁,入蜜調服。病後身面俱黃,吐血成盆,諸藥不效,田螺十個,水漂去泥,搗爛,露一宿,五更取清者服二三次。

肺痿咳血。 蘿蔔和鯽魚煮熟,頓食。

痰嗽帶血。 款冬花、百合(蒸,焙)等分。為末,蜜丸,龍眼大。臥時薑湯嚼一丸。

咳嗽吐血,勞瘦骨蒸,日晚寒熱。 煮白粥,臨熟入生地汁三合,攪勻,空心食。

咯血,吐血,癆嗽久不止。 載虛勞門。

虛勞咳嗽,吐血,肺痿,肺癰吐膿血,垂危者。 載虛勞門。

諸血補人身血不足,面無血色者。 煎生血飲之,六畜及獐鹿之血皆可。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