癰疽門

民国·陆锦燧
来源:䱐溪秘传简验方

癰疽門

癰。 用老馬蘭頭飽食,消癰腫,煎橘葉服。

陽症瘡毒初起,焮赤腫硬,可一擊去之。 用金銀花六兩,生甘草一兩,皂角刺五錢。水煎,和酒服。

無名腫毒。 陳年老南瓜蒂。燒炭。無灰酒沖服。外再用麻油調塗。

癰疽,及無名腫毒。 野菊花連莖。搗爛,酒煎熱服,取汗,以渣敷之,即效。

癰疽惡瘡。 紫花地丁連根,同蒼耳葉等分。搗爛,酒一鍾,攪汁服。

癰疽惡瘡大毒十日內,宜服護心散,使毒氣出外。 綠豆粉二兩,乳香一兩,燈心末三錢先漿焙,研末,再洗去漿,生甘草一錢,濃汁調服。

癰毒在緊要處,移在閒處,庶不傷命。 地龍入經霜絲瓜內,煅枯焦,連瓜為末。每瓜末三錢,入麝香二分,乳香、沒藥各五分,雄黃一錢,蟾酥一分,黃蠟一兩。共為末,蠟丸。每服三分,上部要處,甘草、桂枝煎酒下;如在肩上,羌活、防風,姜煎湯下;如下部,木瓜、牛膝、陳皮,姜煎湯下,神效。

癰已成不潰。 蠶繭(已出蛾者)。燒灰。酒服,一枚出一頭,二枚出二頭。

瘡腫無頭。 皂角刺。燒灰。酒服三錢,嚼葵子三五粒,其處如針刺為效。

決癰代針。 白雞翅下兩邊第一毛。燒灰。水服,即破。

一切遠年瘡毒,起管成漏,膿水時流,久不收口。 韭菜地上蛐蟮一斤(酒洗,炙,研末),蜣螂八個(炙,研末),刺蝟皮(連刺)五錢(炙)。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八分,開水下,管自逐節推出,以剪子剪去敗管,效。

又方:金銀花。浸酒常飲。

癰疽生管,及多骨。 蜣螂。煎服。

退管法。 人手指甲(炙黃)、象牙屑、穿山甲(炙黃,各研細)、乳香、沒藥(俱炙)、硃砂(水飛)、舊羊角燈底(打碎,麩炒,為極細末)各三錢。合勻,再研,以黃蠟化和丸,如椒大。初服五丸,次服六丸,逐日加一丸,服至十日到十一日,每日減一丸,退至五丸,再逐日加一丸,加至十四丸,仍從五丸服起,周而復始。每日空心陳酒下,管漸退出,退盡為度。

瘭疽惡毒,肉中生靨,大如豆粟,或如梅李,或赤,或黑,或白,或青,其靨有核,核有深根應心。能爛筋骨,毒入臟腑即殺人。 但飲葵根汁,可解其熱毒。

瘡頭黑凹。 蕎麥麵煮食,即發起。

瘡如貓眼有光,無膿血,痛癢不常,飲食減少,久則透骨,名曰寒瘡。 多吃魚、雞、蔥、韭,自愈。

癰疽腫毒,肚癰發背,跨馬魚口等症,初起三天內。 雞子一枚。傾入碗內,攪勻,入芒硝二錢,打和,隔湯頓熱,好酒送。

些小癰癤。 發熱時即用粉草節曬乾,為末。熱酒服一二錢,連數服。

肺癰,下咽臭痰。 薏仁根。搗汁,頓熱服。

又方:陳芥菜滷,溫服,灌吐最妙。或和淡豆腐漿服。

又方:薄荷。濃煎。稍入白蜜。

以上三方皆已潰未潰均可用者。

腸癰。 大棗(連核,煅)、百藥煎等分。為末。每一錢,溫酒下。

又方:雄雞頂上毛並屎。燒末。空心酒服。

腸癰內痛。 鱉甲。燒存性,研。水服一錢,日三服。

又方:瓜子仁。搗末。水煮服。

腸癰已成,小腹腫痛,小便如淋,或大便難澀下膿。 甜瓜子一合(炒)。當歸一兩,蛇蛻皮一條。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一盞,食前服,利下惡物。

肺癰、腸癰並治。 經霜黃菊葉。絞汁,冷服。

腹內生瘡,生腸臟不可藥治者。 取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溫服,其膿血悉從小便中出,效。

灸後痂落,瘡內肉片飛如蜨形,痛不可忍,是血肉俱熱。 大黃、朴硝各半兩。為末。水調下,微利愈。

附骨癰疸,根在臟腑,治不得法,經年不得愈,日久則生管及多骨。 蛇蛻、蜂房、亂髮。燒灰。酒沖服,其管、骨隨捻而出,毫無痛楚。

附骨疽。 槲樹皮。燒,研末。米飲下三錢。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