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門

民国·陆锦燧
来源:䱐溪秘传简验方

舌門

舌苔厚。 用薄荷自然汁,和白蜜、薑汁。擦。

舌腫。 甘草。濃煎。熱漱,頻吐。

又方:生蒲黃。研細,糝。或以釜底煤。醋和厚,敷舌之上下。

舌忽腫滿,或硬於木石。 但看舌下,或如臥蠶者,急於腫處重刺出血,用釜底煤。細研,以水調厚,敷。脫去再敷。若遲則閉悶而死。須內服清胃降火藥。

舌腫,齦臭映血,牙床潰腐。 真青黛一錢,硼砂一錢,龍腦薄荷末五分,人中白一錢,粉口兒茶一錢,玄明粉五分,馬勃五分,梅花冰片二分。研細。擦之。病甚者,加西黃三分,珍珠五分,效尤捷。

舌腫脹出口。 蓖麻子。取油,蘸紙捻,燒煙燻。

又方:雄雞冠血。浸,自縮。

又方:蒲黃、乾薑末。擦。

舌腫滿口,諸藥不效。 梅花冰片。研細末。敷。

又方:生蒲黃末。搽上,即愈。

舌卒腫,大如豬脬狀,滿口不治。 釜下墨。和酒,塗。

舌脹不能飲食。 用蒲黃。燒灰。熏之,愈。

舌脹滿口,或生瘡。 用蒲黃。頻摻,自愈。或加乾薑末。

舌脹,卒然腫硬,咽喉閉塞,即時氣絕,至危之症。 用皂礬不拘多少。以新瓦火煅,變紅色,放地上,候冷,研末。用鉗鉤開牙齒,以藥搽其舌,即活。

重舌。 不蛀牙皂四五挺(去核,炙焦),荊芥穗二錢。共為末,米醋調塗,即消。

又方:蛇蛻。燒末,調敷。

小兒重舌。 衣魚。塗舌上,或燒灰,敷舌上。

木舌。 硼砂。研末。生薑蘸,揩。

木舌腫滿,不治殺人。 蚯蚓一條。以鹽化水,塗。

重舌、木舌。 殭蠶。為末。吹之,吐痰。若脹大塞口者,半夏,醋煎,含漱之。

重舌、鵝口。 赤小豆末,酢和。塗。

重舌及舌瘡。 蒲黃。微炒。糝。

舌瘡。 硃砂、雄黃、黃柏、薄荷、硼砂、冰片末。摻之。

又方:羊脛骨中髓。和鉛粉。塗。

口舌生瘡,爛久不瘥。 薔薇,冬用根,夏用莖葉。煎濃汁,含漱。

舌上生瘡或白苔,乾澀如雪,語話不真。 先以生薑蘸蜜水揩,再用薄荷自然汁與白蜜等分,調勻,敷。

舌蕈。 先以醋漱,再用茄母燒灰、飛鹽等分,米醋調稀,頻搽。

舌生紅粟。 竹瀝調紫雪丹塗之,效。

舌腐。 象牙、廉珠各三分,飛青黛六分,梅花冰片三釐,泥壁上壁錢二十個,西牛黃、人手指甲(男病用女、女病用男)各五釐。共研細。吹之,雖瀕死可救。

舌糜爛。 大紅薔薇葉。焙燥,研末。搽之。冬月用根。

又方:黃連末。塗。

舌腐潰爛,飲食難進,疼痛異常。 地龍十條,吳茱萸五分。共研。和生面少許,醋調,塗二足心,絹縛之,效。

舌衄。 炒槐角或槐花。研末。摻。

又方:以炒黑蒲黃。研末。敷之。

舌硬出血。 木賊。煎湯。漱,止。

舌腫硬出血。 海螵蛸、蒲黃各等分。研細末。井華水調敷。

舌縮口噤。 生艾。搗,敷。干艾浸濕亦可。

無故舌忽出口寸余。 雞冠血。塗。使人於其後,潛擲銅器驚之。

又方:珍珠末,稍加冰片。敷。

又方:辰砂末。敷。

又方:用冷水一桶。勿令患者知之,將冷水潑令患者一驚,即縮入。

產後舌出不收。 硃砂。敷之。令作產兒狀,傭婦扶定,壁外潛擲瓦器,驚則驟收,收後再敷五倍子末。

初生小兒,有白膜裹舌,或遍舌根。 以指甲刮破令血出,燒礬末半綠豆許,否則必成啞矣。

小兒舌下有膜,如榴子連於舌根,令兒語言不發。 可摘斷出血,血出不止,以發灰摻之。

又方:用白礬灰、釜底墨。酒調,塗。

舌頭咬斷。 先以乳香、沒藥煎水,含口中。止痛後,急將寒水石、黑鉛、輕粉、硼砂研細粉,頻抹,以長全為度。

含刀在口,割傷舌頭,垂落而未斷。 雞子白軟皮袋上,以花粉三兩,赤芍二兩,薑黃、白芷各一兩,研細,蜜調,塗舌根斷處。再以蜜調蠟稀稠得所,敷雞子皮上三四日,舌接去皮,只用蜜蠟。

自行被跌僕,穿斷舌心,血出不止。 鵝翎。蘸米酢,頻刷斷處,其血即止。仍用蒲黃、杏仁、硼砂少許,為末,蜜調成膏,噙化。

阅读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