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門
保齒。 用旱蓮草根一斤。酒洗淨,青鹽四兩,醃三宿,同汁炒乾,研末。日用擦牙,連汁咽之,能烏須固齒。
固齒。 青鹽。入腎、入骨,擦、噙並佳。
又方:火煅羊脛骨。為末,飛鹽二錢同研。日用。
又方:青鹽二兩,白鹽四兩。以川椒四兩煎汁,拌鹽炒乾。日用擦牙,永無齒疾。
牙痛。 火硝一錢,冰片一分。明雄黃一分,元明粉五分。為細末。擦患處。
牙疼經宿。 西瓜皮。燒灰。敷患處牙縫內,立愈。
又方:黑山梔、桑葉。泡濃湯。熱漱,不痛乃止。
又方:以兒茶貼患處,流出風涎自愈,不可嚥下。
又方:石膏(火煨熟)八兩,白蒺藜(去刺)四兩。為極細末。頻擦之,立愈。每日用之,可免此患。
又方:蓽茇一錢,川椒五分,石膏三錢,青鹽四分。共研細。點患處,立愈。
又方:青鹽、硼砂、火硝、樟腦各一錢。研末。擦之。
又方:馬蘭頭葉,水溝或水缸內青苔。共杵爛,以綿卷之。左痛塞左耳,右亦然。
牙齒疼痛。 枳殼。浸酒,含漱。
又方:黑豆。煮酒,頻漱,良。
牙齦腫痛。 山豆根一片。含於痛所。
風熱牙疼。 絲瓜一條。鹽擦過,煅,研。頻擦。
齦腫痛畏風者,風火也。 荔枝殼。燒存性,研末。頻擦之。
又方:蘿蔔子十四粒。生,研,人乳和。左痛點右鼻,右痛點左鼻。
齦腫痛,喜吸涼風者,濕熱也。 槐樹枝。濃煎,入鹽煮乾,炒,研。日揩。或用生絲瓜一個,擦鹽,火燒存性,研末,頻擦,涎盡即愈。
又方:孩兒茶、硼砂等分。為末。頻擦,涼水漱,吐,勿咽。
齦痛,俗呼齒痛。不腫者,屬虛火。 西洋參。切片貼。龍眼肉亦可。
元氣不足,牙齒浮痛。 骨碎補。銅刀細切,慢火炒黑,為末。揩之,良久吐去。
牙疼日久,腎虛也。 補骨脂二兩,青鹽五錢。炒,研。擦。
風齒腫痛。 馬齒莧一把,嚼汁,漬之,腫消。
牙痛惡熟。 黃連末。摻之,止。
風蟲牙痛。 芭蕉自然汁一碗。煎熱,含漱。
又方:松上脂。滾水泡化,漱,驗。
又方:炒白直殭蠶、燒蠶退紙等分。為末。擦,良久鹽湯漱口,效。
牙蟲痛。 用韭菜子。燒煙,熏之,牙蟲即出。其法以筆管,用紙糊喇叭樣,可以收煙。
又方:黃茄種。燒灰。擦,效。
齦爛。 生地一斤,鹽二合。倒和成團,以濕麵包,煨令煙盡,去面,入麝香一分,研勻。日夜貼。
又方:絲瓜藤一握,川椒一撮,燈心一把。水煎濃汁,漱,吐。
牙齦腫爛,出臭水。 芥菜。干,燒存性,研末。頻敷,愈。
牙衄。 絲瓜藤。炙灰。擦之,立止。
又方:絲瓜絡亦可。
又方:草決明。煎湯,含之,即止。
又方:馬蘭頭。杵爛,塞患處,立止。
又方:槐花。炒,為末。搽之。
齦衄,俗名牙宣。 枯礬。敷,擦。或五倍子,燒存性,研。敷。
齒縫出血。 用麥冬。煎湯,頻漱口,以止為度。
又方:用苦參一兩,枯礬一錢。為末。日揩三次。
又:常以鹽湯漱之。
牙縫出血不止。 地龍末,枯礬各一錢,麝香少許。研勻。擦。
又:麥門冬。煎湯,漱。
牙縫出血不止,動搖。 白蒺藜末。旦旦擦之,即止,且
牙齦出血,百方不效。 用烏梅。煮,去核取肉,搗成丸。噙患處,數丸即愈。
齒齦間津液、血出不止。 生竹茹二兩。酢煮。含之。
滿口齒有血。 枸杞根。為末,煎湯。先漱後吃。又治膈上吐血。
齒黃。 糯米糠。燒,取白灰。日用擦牙,可變為白。
齒疏。 爐甘石、煅寒水石等分。為末。每日齒蘸擦,久自密,忌用牙刷。
齒搖。 乾地黃、羌活(去蘆)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酒少許,煎十餘沸,去滓,溫漱冷吐。
齒損,因磕傷打動者。 蒺藜子。為末。日揩。
齒損。 骨碎補。銅刀細切,慢火炒黑,為末。揩之,良久吐去。
小兒齒裂。 死蚯蚓末。敷痛處。
牙齒逐日漸長開口,難為飲食,蓋髓液溢所致。 白朮末。和水服,及煮水漱。
齦間胬肉漸長,此乃齒壅。 生地黃汁一鍾,皂角數片。火上炙熱,淬汁內,再炙又淬,汁盡為度,曬,研末。敷。
又:朴硝。為末。敷。
蛀齒。 蘆薈四分。炒,研細。先用鹽揩淨齒,敷少許。
又方:花椒,牙皂。醋煎,漱。
又方:雄黃末。和棗肉丸。塞鼻中。
又方:冰片、硃砂等分。擦。
初生小兒,齒齦上起小泡子。 載口門撮口不飲乳條。
小兒上下齦間生白色如豆大者,撮口症也。 載口門。
牙疳。 黃柏、青黛各一錢,冰片一分。研細。擦。
又方:瓦楞子殼。研末。敷。
又方:雄黃一錢,銅綠二錢。為末。搽。
又方:人腳上皺垢。焙黃,研末。敷二三次,效。
又方:五倍子、青黛、枯礬、黃柏等分。為末。先以鹽揚漱淨,糝之。
走馬牙疳。 蛔蟲。瓦上焙乾,研細末,加青黛、冰片少許,研勻。吹入。
又方:真青黛一錢,硼砂一錢,龍腦薄荷末五分,人中白一錢,粉口兒茶一錢,玄明粉五分,馬屁勃五分,梅花冰片二分。研細。擦之。病甚者,加西黃三分,珍珠五分,效尤捷。
又方:人中白。人甕瓶內,鹽泥固封,煅紅,研末,人麝香少許。貼。
牙關緊。 白礬、鹽等分。擦之,涎出自開。
牙□脫。 烏梅一個。含之。
又方:紙捻。搐鼻取嚏。
又方:南星。研末。生薑汁和,塗兩頰,一夜即上。
服霜粉,牙根腐爛,出血不止。 詳中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