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門
發背初起。 雞內金不落水者。陰乾,用時溫水潤開。貼之,隨干隨潤,以愈為度。
又方:牡蠣粉灰。以雞子白和,塗瘡四圍,頻上。
又:雞肫皮。浸軟,貼。
發背,腫毒未成者。 活蟾一個。系放瘡上半日,蟾必昏
憒,置水中,再易一個,如前法;重者破開,連肚乘熱合瘡上。
發背初起,紅色者。 用稠泥圍瘡外成圈,中間放水下螞蝗數條,待蝗吸毒血,一日三易。
癰疽、發背,初起未成者。 苧根。熟搗,敷上,日夜數易,瘥。
發背。 芙蓉花及葉。並曬乾,為末。酢調敷。白蓮尤佳。
又方:紫荊皮。為末。酒調,箍住即撮小不開。
癰疽、發背及乳瘡。 半夏末。雞子白調塗。
虛火背瘡,背內熱如火炙。 附子末。津調,塗湧泉穴。
發背、癰癤。 糞坑底泥。陰乾,為末,新水調敷。
癰腫、發背。 酢磨濃墨。塗四圍,中以豬膽汁塗,干又上。
發背諸腫毒。 豬脂。切片,冷水浸,貼。熱即易,散盡為度。
發背欲死。 伏龍肝末。酒調厚敷,干即易。
又:冬瓜。截頭,合瘡上,瓜爛截去,再合。
發背欲死及一切腫毒、赤遊風疹、風熱頭痛。 芭蕉根。搗爛,塗。
癰疽、發背,大如盤,臭腐不可近。 桐葉。酢蒸。貼,效。
發背已潰。 雞肫黃皮。同綿絮焙末。搽。
背瘡潰爛。 黃黑牛屎多年者。曬乾,為末,入百草霜研勻。細摻。
背疽,已潰如碗,視五臟僅膈膜。 大鯽魚一枚。去腸贓,以羯羊糞入其中,烘,焙焦黑極燥,為細末。乾摻,須候膿少時用。
背瘡肉長疾,皮不及裹,見風成僵。 寒水石。燒,研為細末。敷。再用銅綠細末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