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脹門

民国·陆锦燧
来源:䱐溪秘传简验方

腫脹門

腫毒初起。 麻油煎蔥黑色,趁熱通手塗,井內服一二斤。

諸腫毒。 山藥。搗爛,塗。

遍身黃腫。 掘新鮮百部根,洗,搗,罨臍上,以糯米飯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軟,蓋在藥上,以帛包住。一二日後,口作酒氣自愈。

積聚腫滿。 白馬屎。同蒜搗膏。敷患處,效。

風濕腫痛。 生芥子末。調熱酒或熱醋,包患處。

手足心腫,乃風也。 椒、鹽末等分。酢和,敷之。

陰囊腫痛。 用連根蔥白頭二十一根(不必水洗),川椒一兩,麥芽(炒)一兩,地膚子一兩。共煎湯。淋洗,日三度。

水腫尿少。 醋炒針砂,入豬脂、生地龍各三錢,甘遂末一錢,蔥汁和,敷臍中約一寸厚,尿多為度。

又方:商陸,入麝香三分。貼臍,小便利則腫自消。

水氣腫滿。 大蒜、田螺、車前子等分。熬膏,攤貼臍中。效。

水腫自足起。 削楠木、桐木。煮汁,漬足,並飲少許。

水腫從足起,入腹則殺人。 赤小豆一斗。煮極爛,取汁五升,溫漬足、膝。若已入腹,但食小豆,勿雜食。

水臌腫胖。 輕粉二錢,巴豆四錢,(去油),生硫黃一錢。研末,做成餅。以新棉一片鋪臍上,次以藥餅當臍按之,外以帛縛之,自然瀉下,候五六次,去餅,以溫粥補之,效。愈後忌涼水。

水腫氣腫。 大麥拌硃砂喂雄雞,取其矢,澄清,熬膏。貼。

臌腫。 蓋草,稻草。煎湯洗。

一切臌脹,肚飽發虛。 大田螺一個,雄黃一錢,甘遂末一錢,麝香一分。藥末、螺搗如泥。以麝香置臍上,以物覆之,束好,小便大通去之。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