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飲食門
食傷生冷及難化之物。 生薑或紫蘇。煎湯。揉擦心胃肚腹,氣通食即化。
傷寒結胸停食。 陳香糟六兩,生薑四兩,水菖根四兩,鹽二兩。炒熱,為餅。敷臍,胸前以火熨之,內向即去大便,利下惡物愈。
食物入鼻,介介作痛不出。 牛脂一棗大。納鼻中,吸入,脂消則物隨出。
四肢難動,只進得食,好大言,說吃物是矢,說物望病。 如說食雞時便云,請你遂置雞於病人前,卻不與食,自睡中饞涎出而愈。
解酒毒,大醉不醒。 生熟湯浸其身,則湯化為酒,而人醒矣。
解燒酒毒,大醉不醒。 急以熱豆腐遍體貼之,冷即易,以醒為度。
又方:用井水浸其發,並用故帛浸濕,貼於胸膈。
飲酒齒痛。 井水。頻含嗽。
飲酒成癖,無便叫呼,全不進食,日就羸弱。 將其人縛住,置好酒一罈在前,令聞酒氣,而不與飲,自有物出口中,棄之江湖。
小兒乳停不化,膈下硬如有物。 白芥子。研末。水調,攤膏貼。
初生小兒,口撮不飲乳。 載口門。
斷乳。 山梔一個,辰砂、麝香、雄黃、雌黃各二分,輕粉一分。研末。擇伏斷日,待兒睡熟,麻油調,搽二眉毛上,即不思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