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門
將產前。 井華水服半升,不作運。
橫生難產。 兩手各握滇南檳榔二枚,惡水自下。
手足先出者。 以鹽半分,多則恐上衝心,塗兒手心或足心,仍抹油,輕輕送入,推上扶正,待兒身轉即順矣。
逆生兒,腳先出。 取其父名書兒足下,即順生。
盤腸生,子腸先出,產後不收者。 以半夏末頻搐鼻,即上。
娩時腸出,傷名盤腸。 生麻油潤,大紙捻點火吹滅,以煙燻鼻。
又方:濃煎黃柏湯,浸其腸。
胞衣不下。 蔥白。煎濃湯,熏洗下部。
又方:草紙。燒煙,熏母鼻。
又方:鮮荷葉。濃煎,洗下部。
又方:伏龍肝末。醋調,納臍中。
子死腹中及胎衣不下。 本婦鞋底。炙熱,熨腹上下二七次。
生胎欲去。 牛膝一握。搗,以無灰酒一盞,煎七分,空心服。仍以獨根土牛膝塗麝香,插入牝戶中。
下胎。 生附子。為末。醇酒和,塗右足心,胎下去之。
死胎不下。 蓖麻仁三粒,巴豆仁四粒,麝香二分。同研成餅。貼產門上交骨,其胎立下,即安。胎至足月,臨盆久而不下之難產亦可貼,而即產但勿用之,稍早恐有揠苗之害也。
又方:牛屎。熱塗產母腹上、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