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刃傷門

民国·陆锦燧
来源:䱐溪秘传简验方

金刃傷門

金刃傷。 龍眼核。剝去光皮,研細。摻瘡口,定痛出血。

又方:荷葉。煅,研。敷。

又方:金瘡流血者。陳石灰四兩。拌大黃片二兩,同炒至石灰銀紅色為度,去大黃,將石灰碾細。摻罨,即止血生肌。

又方:石膏。煅,研。敷。

又方:韭菜。石灰杵和,貼牆上,曬乾,研末。摻。

又方:蔥白。砂糖搗爛,封。

又方:鮮桑葉。杵爛,封。冬用桑根白皮。

又方:老蠶豆。磨粉,同白蠟調和成膏。貼。

又方:白殭蠶。炒黃,研末。敷。

刀斧傷。 用苧葉末。摻。先於端午夏至日各採等分,曬乾,霜降日磨末,備用。

又方:磚牆上陳石灰。研末。敷。

又方:白梅。搗,敷,血即止。

金刃傷,血出不止,必渴。 宜忍之,或啖肥脂以解之。若飲必血溢。又忌冷水。金瘡血出不止,冷水浸之即止。

又方:飛面。和白砂糖,罨。

又方:寒水石、瀝青等分。為末。乾摻。勿見水。

刀械殺傷,氣悶絕。 炒蔥。遍敷,自醒。

破傷風。 魚鰾。煅,研細。每一錢,溫酒下,外以自己小便頻洗。

又方:南星、防風等分。為末。溫酒下一錢。重者,童便灌二錢,外亦以此藥敷。已死心口尚溫者,亦可活。

又方:新宰獵肉。乘熱,片貼,頻易。

又方:鴿屎。研末。茶調塗。

金瘡出血。 紫蘇。杵爛,敷。

又方:舊絮。燒灰。掩之,止血。

又方:白檀末。敷。並止痛。

破傷中風欲死。 蜈蚣。研末。擦牙,迫去涎沫,瘥。

瘡傷風水,痛劇欲死者。 牛屎。燒煙,熏令汗出,愈。

金瘡內爛生蛆。 皂礬。飛過。干貼其中。

刀傷久爛。 生糯米。於清明前一日一換水,浸至穀雨日,曬乾,研末。敷。

刀斧斷指。 真蘇木末。敷之,外以蠶繭包縛完固,數日如故。

筋骨傷破。 熱白馬屎。敷,無瘢。

又:其筋斷者。楓香末。敷。

金瘡腸出。 小麥五升。水九升,煮取四升,綿濾取汁,待極冷,令病人臥席上,含汁唾噀之,腸漸入。噀其背,並勿令病人知及多見人,旁人語腸即不入,乃抬席四角,輕搖使腸自人,十日中勿驚動,但食乾物。

又方:大麥粥汁。洗腸推入,飲米糜百日,乃可。

槍子入肉。 南瓜瓤。敷之即出。晚收南瓜,浸鹽滷中,備用亦良。

箭鏑在咽,或刀刃在咽膈諸隱處。 杵杏仁,敷。

瘢痕凸起。 熱瓦。頻熨之。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