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配本草 卷一

清·严西亭 等
来源:得配本草

卷一

水部

(十四種)

立春雨水

咸、平。宜煎發散及補中益氣藥。

露水

甘、平。稟肅殺之氣,潤肺殺祟。調疥癬蟲癩諸散。

冬霜

甘、寒。解酒熱、傷寒鼻塞。得熱酒沖服一錢半,治寒熱瘧疾。

臘雪水

甘、冷。瀉熱解毒。治天行時疫,洗目退赤。

夏冰

甘、冷。解傷寒狂熱及燒酒毒。

甘瀾水

即東流水,一名勞水。

甘、平。益脾腎,補中益氣。治陽盛陰虛,目不能瞑,及霍亂吐利。即急流水。以瓢高揚之萬遍,則甘而輕。

逆流水

性逆而上宣。吐風邪痰飲,及瘧疾咽喉諸病。

井泉水

一名井華水

甘、咸、平。得陰氣多。滋陰降火。解熱悶,除煩渴,宜煎補陰之藥。

地漿

一名土漿

甘、寒。治赤白痢及腹熱絞痛,蟲蜞入腹。解一切魚肉菜果諸毒。掘黃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攪濁,少頃取清用之,故曰地漿。

百沸湯

即熱湯

甘、平。助陽氣,行經絡。熨霍亂轉筋入腹。

陰陽水

即生熟湯

陰陽不和,吐瀉交作,不能納食及藥,危甚者先飲數口即定。以新汲水百沸湯合一盞和勻。

齏水

此乃作黃齏菜水也

酸,咸。湧吐痰食。

磨刀水

咸,寒。利小便,消熱腫。治盤腸生產腸幹不上者。(以磨刀水少潤腸,煎好磁石二杯溫服,自然收上。)洗手則生癬。

繰絲湯

能泄水中之火,引清氣上朝於口。

火部

(二種)

艾火

灸百病。若灸諸風冷疾,入硫黃末少許尤良。

燈花

治喉痹,敷金瘡。小兒邪熱在心,夜啼不止,以二三顆,燈心湯調,抹乳吮之。

土部

(九種)

黃土

甘,平。治泄痢冷熱赤白,腹內熱毒絞結痛,下血。又解諸藥毒、肉毒、合口椒毒、野菌毒。得黃連,治小兒吃土。

東壁土

甘,溫。治脾胃濕多,吐瀉霍亂。(得太陽頻照之功,引真火生髮之氣,補土勝濕,則吐瀉自止。)

胡燕窠土

煎湯浴小兒,逐驚癇,除瘡疥。

蚯蚓泥

一名六一泥

甘、酸、寒。治赤白久熱痢,燒煙盡沃汁濾淨飲之。得生甘草汁、輕粉末,調塗小兒陰囊忽熱腫痛。得米醋,調敷吹乳。得綠豆粉,敷外腎生瘡。

烏爹泥

一名孩兒茶

苦、澀、平。清上膈熱,化痰生津。塗一切瘡,生肌定痛,止血收濕。得輕粉、冰片,搽下疳陰瘡。配雄黃、貝母,搽牙疳口瘡。

伏龍肝

一名灶心土

苦、辛、溫。調中燥濕,消腫止血。療赤白帶下,止尿血遺精。得黃芩、阿膠,治大便後血。得阿膠、蠶沙,治婦人血漏。得醋調,敷陰腫。得雞子清調,塗丹毒。研水飛。

烏古瓦

甘,寒。理損傷續斷,解心中大熱。

醋煅五次,研末用。

辛,溫。止血生肌。得酒磨服,治胞衣不下。得醋磨服,治血崩。得井水磨服,治鼻衄不已。得地漿送下,治客忤。入地黃汁下,治吐血不止。

火煅研用,或磨用。

百草霜

辛,溫。消積,止血。敷口舌諸瘡,消痘疹癰腫。得棕炭,治胎動下血。配川連,治挾熱下痢。

金部

(十七種)

金箔

得余甘子、驢馬脂則體柔。畏水銀、翡翠石。惡錫。

辛,平。有毒。除熱避邪,鎮心肝,安魂魄。止驚悸,治風癇。殺輕粉毒。

百鍊者無毒,方可入藥,不得過一分。傷肌損骨,不宜多用。生者有毒殺人,中其毒者,鷓鴣肉可解。

銀箔

畏石亭脂、砒石、磁石、荷葉、蕈灰、羚羊角、烏賊骨、黃連、甘草、飛廉、鼠尾、龜甲、生薑、地黃、羊脂、紫蘇子。惡錫、馬目毒公、羊血。

辛,寒。無毒。定心神,止驚悸,除狂熱,避諸邪。得蔥白、阿膠、糯米煎服,治胎熱橫悶。得苧根,酒水煎服,治胎動欲墮。

凡用,只可煎汁借氣,以生藥力,勿入藥服,以消人脂。

自然銅

一名髓鉛

辛,平。散血定痛。續筋接骨。

火煅,醋淬七次,研末,甘草水飛過用。

銅綠

即銅青

酸、澀、性平。微毒。入足厥陰、少陽經。吐風痰,治惡瘡、疳瘡、金瘡、風弦爛眼、淚出。止血殺蟲。配滑石、杏仁,擦走馬疳。配枯礬,治口鼻瘡。

一名黑錫

畏紫背天葵。

甘,寒。秉北方癸水之氣,陰極之精,其體重實,其性濡滑,其色黑,內通於腎。治一切陰陽混淆,上盛下虛,氣升不降,發為嘔逆、眩暈、噎膈反胃危篤諸疾,所謂鎮墜之劑,有反正之功。但性帶陰毒,不可多服,恐傷人心胃。用鉛兩許,水煎,沖蔗汁、梨汁服,敗毒除狂。和蒸餅為丸,治反胃噦逆。(用鉛烊化,柳木捶研成粉,一兩入米醋一升,砂鍋熬膏,用陳小麥粉為餅,入鉛膏少許,蒸熟杵,丸如綠豆大,每一丸淡薑湯下。)陰火沖逆,真陽暴脫,氣喘痰鳴,入鉛於回陽湯中自愈。

鉛霜

一名鉛白霜

甘、酸、冷。墜痰去熱,定驚止瀉,蓋有奇效,但非久服常用之物。病在上焦者,宜此清鎮。以鉛打作錢,穿成串。瓦盆盛生醋,以串橫盆中,離醋二寸,仍以瓦盆覆之,置陰處,候生霜刷下。

鉛粉

即粉錫,一名胡粉,又名水粉

惡雌黃,制硫黃。

辛,寒。入足少陰經氣分。鎮心安神,墜痰消症,殺蟲止痢,療瘡拍汗。得蔥汁和丸,治婦人心痛。得豬脂調,塗小兒諸瘡。配硃砂,蜜和,塗瘡似蜂窠。配胭脂,敷反花瘡。和黍米淋汁溫服,治鱉瘕。配黃連,敷燕口吻瘡。和鹽熬色變,摩小兒腹脹,及腹皮青色。(不速治,須臾死。)

反胃嘔噦者,火氣上浮,陰陽將離也。得此鎮墜之品,加入補陰之劑,俾陽火歸元,吐病自止。

黃丹

一名鉛丹

伏砒。制硇、硫。

辛,微寒。味兼鹽、礬,走血分。內用:墜痰去怯。治驚癇顛狂,吐逆,消積殺蟲,治疳疾、下痢、瘧疾。外用:解熱拔毒,長肉去腐,治惡瘡腫毒,及入膏藥,為外科之要藥。得鯉魚膽汁,點眼生珠管。配黃連炒丸,治赤白痢。配建茶末,酒服,治瘧疾。和蜜水服,治小兒癉瘧。

水漂澄干,微火炒紫色用。

密陀僧

一名爐底

制狼毒。咸、辛、平。有小毒。走下焦,墜痰鎮驚,散腫殺蟲。治五痔,療金瘡。得桐油,調貼骨疽。配白芷、燭油,塗鼻內生瘡。配茶調服,治驚氣失音。(驚氣入心絡則瘖。)佐蛇床子,敷陰汗濕癢。和水調,塗痘瘢。

生研,摻小兒初生遍身如魚脬,又如水晶,破則成水流滲又生者,仍服蘇合香丸。

研末置瓷鍋內,重紙袋盛,柳蛀末焙之,次下東流水浸滿,火煮一伏時,去柳末、紙袋用。此藥難得其真。若銷銀爐底所結者,爛諸物,不宜輕服,但宜外敷。

鐵落

一名鐵蛾

畏磁石灰炭、皂莢、乳香、朴硝、硇砂、鹽滷、豬犬脂、荔枝。制石亭脂。

辛,平。下氣。治陽氣太盛,病狂善怒,癲癇瘡毒。配豬脂,敷小兒丹毒。

水浸一宿研,澄清飲水。

針砂

即作針家磨鑢細末也

治黃疸,消積聚腫滿,平肝氣,散癭。

鐵鏽

一名鐵衣

醋磨敷蜘蛛等傷。調油塗漆瘡疥癬。

鐵漿

咸,寒。解諸毒入腹。主癲癇發狂,退心經煩熱,療蛇犬齧傷。鐵久浸水,自浮青沫,名漿。

鐵刀刃

治蛇咬。(地漿磨服。)

鐵鋸

治竹木入喉。(燒赤漬酒服。)

鐵斧

治難產及胞衣不下。(燒赤淬酒服。)

鐵鑰匙

治婦人血噤失音。(生薑、醋、尿同煮飲。)

石部

(玉石類三種)

雲母

澤瀉為之使。畏鮀甲、礬石、東流水、百草上露、茅屋溜水。惡徐長卿、羊血。制汞。伏丹砂。甘,平。入手太陰經氣分。能入陰逐邪達表,入腸除垢止痢,堅肌續絕。得蜀漆、龍骨,治牝瘧多寒。得黃丹熬膏,貼癰腫。黃黑者厚而頑,赤色者並不中用,須要光瑩如水色者為上。

白石英

惡馬目毒公。

甘、辛、微溫。入手太陰、陽明經氣分。除風濕痿痹,療寒氣咳逆,利小便,治肺癰。得硃砂,治驚悸。得磁石,治耳聾。煅研,水飛用。久服、多服,則元氣下陷。

紫石英

長石為之使。畏扁青、附子。惡鮀甲、黃連、麥句姜。甘,溫。入手少陰、足厥陰經血分。鎮心益肝。暖子宮,除風寒。得茯苓、人參,療心中結氣。得天雄、菖蒲,治霍亂。得生薑,米醋煎,調敷癰腫毒氣。煅,醋淬,研,水飛用。血熱者禁用。

石部

(石類二十五種)

丹砂

一名硃砂

畏鹹水、車前、石葦、皂莢、決明、瞿麥、南星、烏頭、地榆、桑椹、紫河車、地丁、馬鞭草、地骨皮、陰地厥、白附子。惡磁石。忌諸血。甘,微寒。入手少陰經血分。納浮溜之火,降心肺之熱。安神明,除煩滿,是其降火之功。

辟邪祟,下死胎,乃其鎮重之力。去目翳,療瘡毒。(心為火藏,不受辛熱之品,宜用此治之。)得蜜水調服五分。預解痘毒。(多者可少,重者可輕。)得南星虎掌,去風痰。配枯礬末,治心痛。配蛤粉,治吐血。配當歸、丹參,養心血。佐棗仁、龍骨,養心氣。(抑陰火以養元氣。)得人參、茯苓,治離魂。(幻覺本形作兩人,並行並臥,不辨真假者,離魂病也。)和雞子白服一錢,治妊婦胎動。(胎死即出,未死即安。)入六一散,治暑氣內伏。入托裹散,治毒氣攻心。同生地、杞子,養腎陰。納豬心蒸食,治遺濁。研敷產後舌出不收。(暗擲盆盎作墮地聲驚之,即自收。)紫背天葵、粉甘草同煮,研末水飛用。蕎麥梗灰淋汁煮,研末水飛亦可。若火煉,則有毒殺人。

水銀

一名汞

畏磁石、砒石、黑鉛、硫黃、大棗、蜀椒、紫河車、松脂、松葉、荷葉、穀精草、金星草、萱草、夏枯草、茛菪子、雁來紅、馬蹄香、獨腳蓮、水慈菇、瓦松、忍冬。辛,寒。有毒。解五金毒,殺瘡疥蟲,墮胎絕孕。紫背天葵並夜交藤自然汁同煮,以去其毒。得鉛則凝,得硫則結,並棗肉、人唾研則碎,散失在地者得川椒、茶葉則收。頭瘡禁用。(恐入經絡,致筋骨拘攣,百藥不治也。)

輕粉

即水銀粉,一名汞粉,一名膩粉。

畏石黃、磁石。忌一切血。

辛,溫燥。有大毒。劫痰涎,除水濕。治瘡殺蟲。不可輕服。得生薑自然汁調搽,搔破面皮無痕跡。配沙糖,丸如麻子大,空心米飲下一丸,治小兒吃泥。配黃丹為末,治痘目生翳。(左目患吹右耳,右目患吹左耳,即退。)即水銀和白礬、食鹽,升煉成粉。用不得法,毒氣入骨而莫出。

銀硃

辛,溫。有毒。殺蟲劫痰。水銀煉成。爛齦攣筋,甚於輕粉。

雄黃

一名黃金石

畏南星、地黃、萵苣、地榆、黃芩、白芷、當歸、地錦、苦參、五加皮、紫河車、五葉藤、鵝腸草、雞腸草、鵝不食草、桑葉、蝟脂。苦,溫。有毒。入肝經陽分,得陽土之精。搜肝氣,瀉肝風。解百毒,治惡瘡,去死肌,療驚癇,除瘧痢,消涎積,殺諸蟲。得淮棗去核納雄黃包之,燈上燒化為末,摻走馬牙疳。得水調服五錢,治發症飲油。得黑鉛,治結陰便血。配荊芥穗末,治中風舌強。配硫黃、水粉,用頭生乳汁調,敷鼻準赤色。配白芷末酒服,治破傷風。配青黛末水服,治飲食毒。配白礬、甘草,浸陰腫如斗。配紫草末,胭脂汁調,塗痘疔。(先以銀刀挑破,搽之極效。)配蟾酥、蔥、蜜,搗敷疔瘡惡毒。配細辛為末吹鼻,治偏頭風痛。(左痛吹右,右痛吹左。)配硃砂,豬心血調服,治癲癇。赤如雞冠,明徹不臭者良。米醋入蘿蔔汁煮乾用。怪症:如有蟲走於皮內,覺聲如小兒啼,此為筋肉所化,同雷丸各一兩為末,摻豬肉片上,炙熟常服之,自愈。

雌黃

畏黑鉛、胡粉、芎藭、地黃、獨帚、益母、羊不食草、地榆、瓦松、五加皮、冬瓜汁。

辛,平,有毒。入肝經陰分,得陰土之精。為搜陰邪之嚮導,功用略同雄黃。搜肝殺蟲,解毒祛邪。得輕粉、豬脂研,敷牛皮頑癬。醋和雞子黃調,塗烏癩蟲瘡。納豬膽套指,治天蛇疔毒。冬瓜汁、益母、地榆、地黃俱可制。陰虛血燥者禁用。

石膏

一名寒水石,一名細理石

雞子為之使。畏鐵。惡莽草、巴豆、馬目毒公。

甘、辛、淡寒。入足陽明、手太陰、少陽經氣分。解肌發汗,清熱降火,生津止渴。治傷寒疫症,陽明頭痛,發熱惡寒,日晡潮熱,狂熱發斑,小便濁赤,大渴引飲,舌焦鼻乾,中暑自汗,目痛牙疼。得甘草、薑、蜜,治熱盛喘嗽。得桂枝,治溫瘧。得荊芥、白芷,治胃火牙疼。得蒼朮,治中暍。得半夏,達陰降逆。得黃丹,摻瘡口不斂。(生肌止痛。)配川芎、炙甘草,蔥白、茶湯調下,治風邪眼寒。配牡蠣粉,新汲水服,治鼻衄頭痛。(並滴鼻內。)配蔞仁、枳殼、郁李仁,滌鬱結之熱。使麻黃,出至陰之火。(麻黃止用二三分。)

石膏、凝水石各四兩,芒硝一斤,共研末,用生甘草煎汁一升五合,入前藥同煎,不住手攪令消熔,入青黛四兩和勻,傾盆結成碧雪,研末,或含或吹,或水調服,治狂熱諸症。瑩白潔淨,文如束針,軟者良。發表生用,清熱煅用,勿疑過寒而概用火煅。立夏前過服白虎湯,令人小便不禁。胃弱氣虛,血虛發熱者,禁用。火炎土燥,非苦寒之劑所除。經曰:甘先入脾。又曰:以甘瀉之。故甘寒之品,祛胃火生津液之上劑也。傷寒時疫,熱邪溢於陽明經者,非此不除。況生石膏味辛而散,使邪氣外達於肌膚。若誤用芩、連,苦燥而降,反令火邪內結,漸成不治之症。勿以川連、石膏、葛根、釵斛、竹茹等味悉除胃火,概混治之。蓋胃經之氣,涼則行,熱則滯,氣為熱所滯,致失升降之令,而食不化,宜用葛根升之散之。邪火伏於陽明氣分,宜用生石膏疏之。熱火入於胃府,升之火氣益烈,疏之結不可解,宜用川連導之使下。釵斛但清胃中虛火,竹茹專主胃府虛痰。此固各有攸當,分別用之,庶為得法。

滑石

石葦為之使。惡曾青。制雄黃。

甘、淡、寒滑。入足太陽、陽明經。利毛腠之竅,清水濕之源,除三焦濕熱。治積熱吐衄,中暑煩渴,嘔吐瀉痢,淋秘乳難,水腫腳氣,諸瘡腫毒。得蔥湯送下,治婦人轉脬。(因過忍小便而致者。)得藿香、丁香,治伏暑吐瀉。配枯白礬、煅石膏,摻陰汗,並治腳指縫爛。和車前汁塗臍,治小便不通。

先以刀刮淨,研粉,用丹皮同煮,去丹皮,以東流水淘過,曬乾用。燥熱精滑,孕婦病當發表者,禁用。怪症:眼赤鼻脹,大喘,渾身發斑,毛髮如鐵,乃熱毒凝結於下焦。用滑石、白礬各一兩,水三碗,煎服,不住飲。

赤石脂

畏芫花、豉汁。惡大黃、松脂。

甘、酸、溫澀。入手少陰、足陽明經。厚腸胃,除水濕。收脫肛,止崩帶,下胞胎,補心血,生肌肉。(能助火以生土,故長肌肉。)得乾薑、胡椒,醋糊丸,治大腸寒滑,小便精出。配乾薑、粳米,治久痢膿血。(以其直入下焦,故為久痢之要藥。)配破故紙,治經水過多。配伏龍肝為末,敷脫肛。配牡蠣、鹽,糊丸,治小便不禁。佐川椒、附子,治心痛徹背。研末敷臍,止汗。

赤入血分,白入氣分,黏舌者良。煅,醋淬研,水飛用。非寒痢白積不宜用,初病濕熱者禁用。

爐甘石

甘,溫。陽明經藥也。受金銀之氣,故治目疾為要藥。時珍常用爐甘石煅淬,海螵蛸、硼砂各一兩,為細末,以點諸目病,甚妙。入硃砂五錢,則性不黏。得枯礬、胭脂、麝香,吹聤耳出汁。得真蚌粉,撲陰汗濕癢。配孩兒茶,搽下疳陰瘡。配青黛、冰片,搽下疳。

凡用爐甘石,以炭火煅紅,童便淬,或黃連煎水淬七次,洗淨研粉,水飛過曬乾用。

井泉石

甘,大寒。治熱結、熱嗽、熱疳、熱眼等症。配海金沙、滑石,治膀胱熱秘。配大黃、梔子,治眼瞼腫赤。細研水飛過,不爾令人淋。

無名異

伏硫黃。

甘、咸、平。活血涼血。治金瘡折損。得陳酒送下,治打傷腫痛。得醋磨,敷瘡癰。調蔥汁,塗赤瘤丹毒。調牛膠,治腳氣腫痛。得甜瓜子一兩,乳香、沒藥各一錢,為末,每服五錢,熱酒調服,小兒三錢,治損傷接骨,外以黃米粥塗紙上,摻牡蠣末,裹定,再以竹篦夾住。研細末,捲紙作捻,點燈吹滅,黑煙熏治捲毛倒睫。

石鐘乳

一名鵝管石

蛇床為之使。畏紫石英、蓑草。惡牡丹、玄石、牡蒙、人參、術。忌羊血。伏韭實、獨蒜、胡蔥、胡荽、麥門冬、貓兒眼草。甘,溫。入足少陰經氣分。利九竅,通百節,壯元陽,療腳冷。得漏蘆、通草,下乳汁。

光潤輕鬆,形如鵝翎筒。沉香、藿香、甘松、白茅根水煮過,再以天葵、甘草同煮,焙研,水飛澄,過絹籠曬乾,再研收用。服鍾乳者終身忌朮、人參,犯者多死。藥石性悍,勿以補陽可種子,常服不已,以貽卒禍。況陽虛內寒者,百中不過一二,妄用之激火生風,萬病蜂起。即使宜服而久服之,亦不免淋渴癰疽之禍。

石灰

伏雄黃、硫黃、硇砂。去錫暈。

辛,溫,有毒。散血定痛,生肌長肉。止金瘡血,殺瘡蟲,去息肉,滅瘢疵,解酒酸。得雞子清,和成塊煅,敷惡瘡。得白果肉,搗貼痰核紅腫。(蜜調敷亦可。)得桑灰淋汁熬膏,點疣痣。(先以針刺破。)配牛膽汁,陰乾,止金瘡血。和飯搗丸,治斑沙痛。(陳久者良。)和鮮麻葉,搗罨損傷。(血流不止。)灰水入香油,塗湯火傷。熬黃色,水泡澄清,洗產後玉門不閉,陰挺不收。

風化者良,古礦灰尤佳。石灰,止血神品也。但不可著水,著水即爛肉。

浮石

一名海石

咸,寒。入手太陰經。除上焦之痰熱,清膀胱之上源。消結核,止乾渴。得牙皂,治老痰橫結。得通草,治疝氣莖腫。得鯽魚膽,治膈消。(善飲水者。)得金銀花,治疳瘡。得輕粉少許,麻油調,塗頭核腦痹。(枕後生痰核,正者為腦,側者為痹。)煅研,水飛過用。

陽起石

桑螵蛸為之使。畏菟絲子。惡澤瀉、雷丸、菌桂、石葵、蛇蛻皮。忌羊血。咸,溫。入命門。治下焦虛冷,陰痿,腰痹,崩漏,癥結。(腎氣不攝則漏,腎氣不運則結。)配伏龍肝,水調掃纏喉風。(更以涼藥灌入鼻中。)配鍾乳粉、附子,治元氣虛寒。

雲頭雨腳及鷺鷥毛者真,色白滋潤者良。煅赤,酒淬七次,研細,水飛過曬乾用。不入湯。

氣悍有毒,不宜輕用。

磁石

一名㶸鐵石,一名吸鐵石,一名玄石。

柴胡為之使。畏黃石脂。惡牡丹、莽草。伏丹砂。養水銀。去銅暈。殺鐵毒。消金。辛、咸,平。入足少陰經。墜炎上之火以定志,引肺金之氣以入腎。(水得金而自清,火不攻而自伏。)除煩悶,逐驚癇,聰耳明目。得硃砂、神麯,交心腎,治目昏內障。(磁石使精水不外遺,硃砂使邪火不上侵。)配人參,治陽事不起。佐熟地、萸肉,治耳聾。(相火不上,則氣清而聰。)和麵糊調塗囟上,治大腸脫肛。(入後洗去。)地榆汁煮,火煅醋淬用。入腸恐致後患,紗包入藥煎,但取其氣為妥。

諸石有毒,不宜久用。獨磁石性稟沖和,常服亦可。

代赭石

一名土朱

乾薑為之使。畏天雄、附子。

苦,寒。入手足厥陰經血分。鎮包絡之氣,除血脈之熱。療崩帶,止反胃吐衄,治驚癇疳疾。得生地汁,治吐血、衄血、下血。得冬瓜仁湯調下,治慢驚風。(瀉後不乳,目黃如金。)佐半夏,蠲痰飲。煅,醋淬七次,研,水飛過用。氣不足、津液燥者,禁用。

禹餘糧

牡丹為之使。制五金三黃。甘,寒。重澀。入手足陽明經血分。固下焦。治煩滿、癥瘕、腸泄、下痢,四肢不仁,骨節疼痛,久遠痔瘻。配赤石脂,治大腸咳嗽。(嗽即遺矢。)配赤石脂、牡蠣粉、烏賊骨、伏龍肝,治崩中漏下。

丹皮同煮,曬乾用,或火煅醋淬用。

空青

畏菟絲子。

甘、酸、寒。涼肝除熱。其殼磨翳,其漿點青盲內障。

產銅坑,腹中空、破之有漿者良。

砒石

一名信石,一名人言。

生者名砒黃,煉者名砒霜,尤烈。畏冷水、綠豆、醋、青鹽、蒜、硝石、水蓼、常山、益母、獨帚、菖蒲、水律、菠蔆、萵苣、鶴頂草、三角酸、鵝不食草。

辛、苦、咸、大熱。大毒。治痰癖,除寒哮。外用蝕敗肉,殺諸蟲。中其毒者,綠豆可解。

煅,醋淬七次,研,水飛曬乾用。

大熱之性,雖可除寒消癖,必須煅過,配綠豆末和諸藥服之,每日約服一二釐而止。豆末亦每日約服二錢,以制其毒。不然,久服之肌肉燥裂,毒氣交併,卒致後禍而不可解。

礞石

得焰硝良。

甘、咸,平。入足厥陰經氣分。平肝下氣。除結熱,治驚癇、積痰。得薄荷自然汁、生蜜調下,治急驚痰熱。(慢驚脾虛者,木香湯熟蜜調下。)配大黃末,除橫結之痰。配赤石脂,療積痰久痢。青者佳。如無星點,不入藥。入硝石等分,煅至硝盡,色如金為度,研末,水飛曬乾用。脾虛氣弱,發熱聲啞,痰血夾雜者,禁用。

礞石燥可除濕,老痰卻非所宜。但諸藥下過,滑潤痰滯,而隱伏之處未必能到。惟此性橫而悍,其於腸胃曲折倚伏之處,無不迅掃其根,使穢濁膩滯之痰,不得稍留胃底,故此品有滾痰之名。然痰之滯,有血虛不能潤、氣虛不能送,因之黏滯胃府,托宿腸中,關門之內,竟作貯痰之器,如用礞石降之,則痰因燥而愈澀,氣因降而益衰,終將凝結於中而莫解,烏可不審。

花乳石

一名花蕊石

酸、澀、平。入厥陰經血分。化血為水。摻金瘡、跌撲損傷、犬咬至死者。得川芎、甘菊、防風、白附子、大力子、炙甘草為末,每服臘茶下五分,治多年障翳。配黃丹,摻腳縫出水。配童便,治產婦惡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

硫黃四兩、乳石一兩為末,坭固曬乾,入瓦罐內坭封烘乾,火煅為末,水飛曬乾,瓷瓶收用。內火逼血妄行者禁用。

羊肝石

即越砥

甘,無毒。磨汁點目,除翳。燒赤投酒頻飲,破血瘕,下石淋。塗瘰癧結核。

石蟹

咸,寒。入足厥陰經。治天行熱疾,催生落胎,明目解毒,敷癰腫,消胬肉。

細研。水飛用。

石部

(滷石類十五種)

食鹽

漏蘆為之使。

咸、微辛、寒。走血,軟堅,潤燥,引吐。熨痛,洗風目,揩牙齒,祛蚓毒。和童便,治霍亂絞痛,通大小便。

煅赤,研,河水煎沸啜之,探吐熱痰數升,病笑不休,即愈。多食損肺,失色、膚黑、損筋。痰嗽、哮症、血病、消渴、水腫,皆禁用。

青鹽

即戎鹽

干汞。制丹砂。解芫青、斑蝥毒。

咸,寒。入足少陰經血分。助水臟,平血熱,降邪火,消熱痰。去症、殺蟲,止血、堅骨,固齒、明目。佐杜仲,補肝陰。君川椒,明目。同冰片,止牙痛。煮桑葉,洗爛眼。

西羌來者,不經煎煉,方稜明瑩,青色者良。燥藥以青鹽水拌蒸或拌炒則潤,亦能引諸藥以入腎。嘔吐者禁用。

凝水石

一名寒水石,一名鹽精石。

畏地榆。制丹砂。解巴豆毒。

辛、咸、寒。入足少陰經血分。涼血降火。治時氣熱盛,五臟伏熱,皮如火燒,傷寒勞復,堅齒明目,塗小兒丹毒。得硃砂、甘草、冰片研細末,摻牙齦出血。得滑石、葵子,治男女轉脬。(過忍小便而致者。)鹵地積鹽之下滲入土中,年久至泉,結而成石,清瑩有齒,稜如馬牙硝,入水即化。以生薑自然汁煮乾,研用。胃弱者禁用。

古方所用寒水石,是此石。唐宋諸方寒水石,是石膏。近方寒水石,是長石、方解石。

太乙玄精石

即玄精石

制硫黃、丹砂。

咸,寒。治暑火熱瀉,療傷寒壯熱。湯火傷,調油敷。已破者,乾摻。得牛黃、硃砂、冰片,摻重舌涎出。(先以針挑去血,鹽湯漱口。)得生甘草,治目中赤脈。配半夏、硫黃,治寒熱霍亂。配硫黃、硝石,治上盛下虛,救陰助陽,有扶危拯逆之功。

鹹鹵津液,流滲入土,年久結成石,片片狀如龜背,六角,青白瑩徹者良。今世所用玄精,乃絳州山中所出絳石,非玄精也。

朴硝

一名皮硝,一名鹽硝。

石葦為之使。畏京三稜。惡麥句姜。

辛、苦、咸、微寒。有小毒。逐六腑積聚,散三焦火鬱。治天行熱疾,除停痰痞滿,療傷寒發狂,利大小便,落死胎。得獨蒜、大黃搗餅,貼痞塊。配殭蠶、硼砂、腦子,吹風熱喉痹。配硫黃、白礬、滑石,治伏暑瀉痢。配礬石、大麥粥,治女勞黑疸。(發熱惡寒,膀胱急,小腹滿,身黃額黑,腹脹如水,大便溏黑,小便黃。)

瓷瓶煅赤,投硝石於內,每四兩,用雞腸草、柏子仁共廿五個,丸如珠子大,以丸煅盡為度。虛極似實等症,勿得誤投。孕婦禁用。朴硝黃者傷人,赤者殺人。

芒硝

一名盆硝,一名英硝。

辛、苦、咸,大寒。盪滌三焦腸胃之實熱,消除胸膈壅淤之痰痞。得鼠黏子,治大便癰毒。得水調,塗火焰丹毒。得童便溫服,下死胎。配豬膽汁,塗豌豆毒瘡。和沉香末,破下焦陽結。研末,吹喉痹不通。(並治重舌、鵝口。)

朴硝再煎煉,傾盆凝結,在上有芒者為芒硝,有牙者為馬牙硝。大伐下焦真陰,不宜輕用。

風化硝

辛、咸、溫。升散三焦之火,消除心肺之痰。治小兒驚熱。得人乳,塗頭面暴熱腫痛。得川連,點目赤腫痛。以芒硝置風日中,硝盡水氣,輕白如粉,為風化硝。無真實者禁用。

玄明粉

辛、甘、冷。去胃中實熱,蕩腸中宿垢。消腫破結,除痰積,洗目腫。得硃砂,治傷寒發狂。和童便,治熱厥心痛。朴硝以長流水煎化,同萊菔煮,再同甘草煎,入瓦罐火煅,去其鹹寒之性,收用。胃虛無實熱者禁用。

朴硝、芒硝、玄明粉,皆通大腸之實結,而虛秘者用之,禍如反掌。然虛實之分,難於審認。七情所傷,怫鬱於內,變為熱壅,結於腸胃則便堅,堅則生火,熾於五內,諸症蜂起,急須通滯,迫不待時。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不妨於滋補中佐硝、粉以盪滌其火,豈得拘於內傷之虛,禁用通劑,而遷延待斃耶。若邪熱傷於陰分,大腸枯燥,秘結不行者,硝、粉甚不相宜。但重滋其陰,以宣其血氣,加麻仁、蔞仁、杏仁、郁李仁之類以利之。如因邪火之熾,用硝、黃推蕩之,末有不重傷其陰而死者也。故虛火反成實結,實邪久成虛秘,務須審之再三,知之確當,應用與否,庶可無誤。

硝石

一名焰硝,一名火硝。

火為之使。畏女菀、杏仁、竹葉、粥。惡曾青、苦參、苦菜。柔五金。化七十二石為水。

辛、苦、微咸。有毒。陰中之陽也。而氣大溫,其性上升。散三焦火鬱,調五臟虛寒。得竹瀝,點重舌、鵝口。配雄黃,研細末,點少許入眥內,治諸心腹痛。凡用,溶化投甘草入內,即伏火。

朴硝下降,屬水,氣寒。硝石為造炮焰硝,上升,屬火,氣大溫。

怪症:屍厥四肢冰冷,不省人事,腹如雷鳴,宜灸氣海七壯,內服火硝五錢、硫黃二兩,為末,薑、附湯下。

硇砂

一名透骨將軍

畏一切酸、漿水、醋、烏梅、牡蠣、卷柏、蘿蔔、獨帚、羊蹄、商陸、冬瓜、蒼耳、蠶沙、海螵蛸、羊骨、羊躑躅、魚醒草、河豚魚膠。忌羊血。消五金八石。

咸、苦、辛,熱。有毒。治癥瘕肉積,破結血頑痰,又能盡化三焦之痼疾。其性能消金石、腐腸胃,不宜服。服之化心為血。

白淨者良。水飛醋煮乾如霜,刮下用。

中其毒者,以生綠豆研汁,飲二三升解之。

硼砂

一名鵬砂,一名盆砂。

畏知母、蕓薹、紫蘇、甑帶、何首烏、鵝不食草。制汞。啞銅。

甘、微咸,涼。治上焦痰熱,瘕結,喉痹,骨哽,惡瘡弩肉,翳障,口齒諸病。得生薑片,蘸揩木舌腫強。得冰片少許,研細末,燈草蘸點弩肉翳障。配牙硝,治咽喉谷賊腫痛。配白梅,治咽喉腫痛。

出西南部。西部者白如明礬,南部者黃如桃膠。

石硫黃

會青、石亭脂為之使。畏細辛、朴硝、鐵、醋、黑錫、豬肉、鴨汁、余甘子、桑灰、益母、大鹽、車前、黃柏、石葦、蕎麥、獨帚、地骨皮、地榆、蛇床、蓖麻、菟絲、蠶沙、紫荷、菠蔆、桑白皮、馬鞭草。忌禽獸血。

酸,有毒。大熱純陽,入足少陰經。去冷積,止水脹,殺臟蟲,除寒邪。得半夏,治久年哮喘。得艾葉,治陰毒傷寒。得雞子煎香油,調搽疥瘡。得枯礬,治氣虛暴瀉。配雄黃為末,綿裹,塞耳卒聾閉。配滑石,治傷暑吐瀉。燒煙燻嗅,咳逆打呃立止。研細末,摻諸瘡胬肉如蛇出數寸。

黃色瑩淨者良。用萊菔剜空,入硫黃合定,糠火煨熟,以紫背浮萍、青蒿汁煮,汁盡為度,再用百部、柳蚛、東流水煮,皂莢水淘去黑漿用,或用豬大腸煮爛用。陰虛者禁用。

人生一身,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每見虛熱者,補陰之劑,投之半載一年,未即有效,遂以滋陰為無濟,不若補陽以生陰。且云怯病內必有蟲以食其髓,惟硫黃下補命門,兼可殺蟲,因之日服寸匕,以期速效。詎知陽火日盛,陰水益燥,速之使斃,而莫之知也。且果系虛寒,亦應補氣以回陽。乃用此酷烈之藥,而毒之死,何哉。

礬石

即白明礬

甘草為之使。畏麻黃、紅心灰藋。惡牡蠣。

酸、咸、澀。入肝肺二經。燥濕解毒,殺蟲墜濁,追涎化痰,除風去熱,止血定痛,蝕惡肉,生好肉,除痼熱在骨髓。治驚癇喉痹,風眼齒痛,鼻中息肉,脫肛漏下,陰挺陰蝕,疔毒惡瘡,瘰癧疥癬,虎犬蛇蟲咬傷。得肉桂,治木舌腫強。得皂角末,吐中風痰厥。得甘草,水磨,洗目赤腫痛。得硃砂,敷小兒鵝口。得銅綠,泡水,洗爛弦風眼。得蓖麻仁、鹽梅肉、麝香,杵丸錦裹,塞鼻中息肉。得細茶葉五錢、生白礬一兩,蜜為丸如梧子大,治風痰癇病。(一歲十丸。)配黃丹,搽口舌生瘡。配好黃蠟,溶化為丸,治毒氣內攻,護膜止瀉,托裡化膿。配鹽,搽牙關緊急,並點懸癰垂長。配牡蠣粉,酒下,治男婦遺尿。配黃蠟、陳橘皮,治婦人黃疸。(如經水不調,或房事觸犯致此疾者,用調經湯下。)研生白礬吹喉痹腫閉。蘸石榴皮擦皮癬。

生用解毒,煅用生肌。煅過即為枯礬。多服損心肺、傷骨。

怪症:遍身生瘡,狀如蛇頭,此熱毒鬱於內,寒氣包於外,久之從皮肉攻出,故外形如此。

用蠟礬丸服之自愈。

綠礬

一名皂礬,一名青礬,煅赤者名礬紅。

畏醋。

酸、涼。消積滯,燥脾濕。治喉痹、口疳、蟲牙、惡瘡疥癬。得平胃散,治黃疸。得紅曲、山楂,消肉積。得大棗,去核入礬燒研,搽小兒甜瘡,及耳生爛瘡。

醋拌入瓷瓶煅過用。服此終身忌蕎麥。

昔人往往以青礬為膽礬,誤矣。

膽礬

即石膽

水英為之使。畏菌桂、芫花、辛夷、白薇。

辛、酸,寒。有毒。入足少陽經。湧吐風熱痰涎,發散風木相火。殺蟲消癰,療咽喉口齒瘡。得醋,灌百蟲入耳。(漱喉吐痰涎,喉痹立效。)得蜜調,敷諸痔腫痛。配龍膽草,煅煙盡紅透,出火氣,研細末,搽走馬牙疳臭爛極急者,神效。

配炒白殭蠶,研吹喉痹喉氣。入黑棗內煅研,敷牙疳。

塗銅鐵上燒之,紅者為真。明亮如翠琉璃,似鴨嘴色者為上。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