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配本草 卷五

清·严西亭 等
来源:得配本草

卷五

谷部

(麻麥稻粟類十四種)

芝麻

即胡麻,一名巨勝。

甘,平。入足三陰經血分。補精髓,潤五臟,通經絡,滑肌膚。治尿血,祛頭風,敷諸毒不合,並陰癢生瘡。得蔓荊,治熱淋莖痛。得白蜜蒸餌,治百病。配連翹,治小兒瘰癧。嚼生芝麻,綿包與兒咂之,下胎毒。烏色者佳。敷瘡,生嚼。滑痰,生用。逐風,酒蒸。入補,蒸曬。炒食,不生風病。精滑,脾滑,牙疼,口渴,四者禁用。(麻雖潤而偏致口燥。)

秸 淡,寒。燒灰,點痣,去惡肉。配豆腐,治鹽哮。花 甘,寒。潤大腸。身上生肉丁,擦之即愈。配苦參,治瘡疥。

油 甘,微寒。入手陽明經。解天行熱毒,涼血潤燥,生肌止痛。得皮硝少許,治小兒便秘。合白蜜,治難產,兼下死胎。

生榨者良。宜生用,若煎服,與火無異。多服困脾損聲,精滑者禁用。

亞麻

一名鱉蝨胡麻

甘,微溫。入陽明經。散風熱,解濕毒。

大麻仁

一名火麻

畏茯苓、牡蠣、白薇。

甘,平。滑利。入足太陰,兼手陽明經血分。理女子經脈,治汗多胃燥,除里結後重,去皮膚頑痹,能催生下乳。合蘇子研汁煮粥,治虛風便秘。同紫菀、杏仁煎服,治大便不利。(肺氣潤,便自利。)以蔥、椒、鹽豉入麻仁粥食之,治風水腹大,腰臍重痛。

去殼研用。多食滑精痿陽髮帶疾。

怪症:腸頭出寸許,痛苦非常,干則自落,又出又落,名截腸。宜於初起麻油浸之,食大麻仁汁數升而愈。

小麥

畏漢椒、蘿蔔。

甘,微寒。入手少陰、足太陰經氣分。養心補脾,助五臟,厚腸胃。除煩渴咽燥,止吐血漏血。利小便,收虛汗。治心熱不睡,陰虛骨蒸。敷癰腫損傷。得通草,治五淋。調海藻,消癭瘤。略炒研細,以京墨汁或藕節汁調服,止內損吐血。

新麥性熱,陳麥和平。產北地者佳。去皮即溫,補虛養氣。連皮用,除煩熱。炒研,治瀉痢。新者勿用。(壅氣助濕熱也。)

浮小麥

甘,涼。除骨蒸虛熱,止虛汗盜汗。

水淘浮起者。焙用。

麩皮

甘,涼。入手陽明經。除熱,調中消穀,止痢止痛,散血。得牡蠣,止產後虛汗。和醋炒熱,熨走氣作痛,並罯跌撲損傷。

小粉

甘,涼。入手少陰經。和五臟,調經絡。得米醋熬膏,攤紙中剪一孔,貼癰腫未破者神效。(粉先炒黃色,後入醋熬。)

最易滯膈,宜合通氣藥用。隔年小粉,愈久者愈佳。

麥苗

辛,寒。入手少陰、太陽經氣分。解時疾,除煩悶,退膈熱,去酒疸。

麥奴

辛,寒。入手少陰經。治陽毒溫毒,熱渴狂煩及溫瘧。

麥穗將熟,上有黑黴者,為麥奴。

大麥

石蜜為之使。

咸、平、涼。入足陽明經。調中益氣,涼血實胃,滑肌膚,除煩渴。配薑汁、蜂蜜,治卒患淋痛。開胃,炒用。

蕎麥

甘,寒。入足太陰、陽明經。降氣寬腸。下沉積,敷爛痘,除瀉痢,止帶濁。佐大黃,通積血。佐小茴香,治疝氣。調沙糖水,治噤口痢疾。調雞子清,治白濁帶下。同淡菜食,治瘰癧。

炒用。多食動風。脾胃虛寒者禁用。和豆腐、雞、豬、羊肉、黃魚食,即患熱風,落鬚眉。

糯米

甘,溫。入手足太陰經。補脾胃,固肺氣,堅大便,縮小便,收自汗,發痘瘡。解芫青、斑蝥毒。得石菖蒲、牡蠣粉,治小便太多,或淋濁如脂膏。得黃耆、川芎,治胎動不安,下黃水。配蓮子、墨汁,治勞心吐血。配山藥調服,治瀉痢。入豬肚煮食,治虛勞。清水研服,治吐逆不休。

炒熟入藥不滯。煮粥食,解痘毒。多食昏五臟,緩筋骨,發風氣,生濕熱。素有痰熱風病,及脾病不能轉輸,食之最能發病成積。病人及小兒,最宜忌之。

米泔

甘,涼。止煩渴、霍亂,解毒。食鴨肉不化者,頓飲即消。

粳米

甘,平。得天地中和之氣,同造化生育之功。和五臟,通血脈,壯筋骨,長肌肉。晚收色白者,得金氣多,性涼入肺,清熱除煩,解渴、涼血、利便;早米粉,撲小兒初生無皮。粳米粉,撲自汗不止。頻嚼白米,臥時塗小兒甜瘡。

粳有早、中、晚三收。北粳涼,南粳溫。赤粳熱,白粳涼。新粳熱,陳粳涼。凡人嗜生米,久成米瘕,治之以雞屎白。不可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急燒倉米灰和蜜漿服之,不爾即死。

陳米

即陳倉米

甘、淡。寬中調胃,消食止瀉,利溲去濕熱,解口渴。配麥芽、黃連,治暑月吐瀉。配赤石脂、乾薑,煮熟取汁,治魚腦痢。陳倉米三升,水一斗,煮汁澄清飲,治霍亂大渴重症。

秫米

即糯秫蒸黃者

甘、酸,微溫。入手太陰經氣分。治肺瘧,及陽盛陰虛,夜不得眠。及食鵝鴨成瘕,妊娠下黃汁。去寒熱,利大腸。拌沙糖,治久痢。煮鯽魚,治赤痢。(加蔥更好。)杉木水調米粉,敷漆瘡。

炒用入藥不滯。氣滯者禁用。

高梁

即蜀黍,一名蘆粟。

甘、澀,溫。調中益氣,澀腸胃,止霍亂。

根煮汁服,利小便,止喘滿。燒灰酒服,治產難有效。

薏苡仁

俗呼米仁

甘、淡,微寒。入足陽明、手太陰經氣分。除筋骨中邪氣不仁,(筋受寒則急,熱則縮,濕則弛,寒熱皆因於濕也。)利腸胃,消水腫。(合郁李仁更效。)治肺痿肺癰,開心氣,並治腳氣、筋急、拘攣。(陽明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陽明虛則宗筋縱弛。)利小便熱淋。殺蛔,墮胎。配附子,治周痹。配桔梗,治牙齒䘌痛。配麻黃、杏仁、甘草,治風濕身疼。佐敗醬,化膿為水。蘸熟豬肺,治肺損咯血。

微炒用,治疝氣。引藥下行,鹽水煮,或用壁土炒。治瀉痢,糯米拌炒。治肺癰、利二便,生用。腎水不足,脾陰不足,氣虛下陷,妊婦,四者禁用。

御米

即罌粟子

甘,平。治瀉痢,逐邪熱,潤燥解毒。療反胃噎食,祛胸中痰滯。

多食利二便,動膀胱氣。

得醋、烏梅、橘皮良。

酸、澀、微寒。入足少陰經。止久嗽久痢,固脫肛,澀遺精,止心腹筋骨諸痛。得烏梅為末,治久嗽自汗。得大棗、烏梅,治水瀉不止。得陳皮、烏梅,治熱痢便血。配厚朴,治久痢不止。(忌生冷。)配檳榔為末,治小兒赤白痢。(赤痢蜜服,白痢沙糖服,忌口。)

去筋膜,蜜炙、醋炒俱可用。加烏梅合用,乃為得法。濕熱瀉痢、痰嗽,凡初起者禁用。

阿芙蓉

一名阿片

忌醋。

酸、澀、溫。微毒。入足少陰經。澀精固腸。配香連丸,治久痢不止。

即罌粟花津液,其結青苞時,午後以針刺外面青皮,勿損裡面硬皮,或三五處,次早津出,竹刀刮取,陰乾用。

谷部

(豆類七種)

黑大豆

得前胡、杏仁、牡蠣、烏喙、諸膽汁、石蜜良。惡五參、龍膽。忌蓖麻子、厚朴。並忌食豬肉。

甘,寒。入足少陰經。補腎鎮心,調中下氣,去風活血,治水消脹。治陰毒,(腸脅疼痛如打。)搗敷一切腫毒。解百毒。得甘草,解百毒。配赤小豆、綠豆末,醋調塗痘後毒。佐花粉,治腎渴。煮黃酒,治便血。拌牛膽,療目暗。生平,炒食熱,煎食寒,作豉冷。去皮炒熟,酒沃之,飲其汁,活血。炒炭,酒淋服,祛風。氣不順者禁用。小者名馬料豆。鹽水煮,清水下,尤能補腎。

大豆黃卷

得前胡、杏仁、牡蠣、天雄、鼠屎、石蜜、諸膽汁良。惡海藻龍膽、五參。

甘,平。入足少陰經氣分。除胃熱,療濕痹。配大黃、橘皮、青蔥,治水腫喘急。以井華水浸黑大豆,候生芽五寸,陰乾用。

黑殼

研末,調香油,敷皮瘡。

赤小豆

甘、酸。入手少陰、太陽經。行水散血,消腫排膿。通乳汁,下胞衣。得鯉魚,治腳氣。得通草,下心氣。得杏仁,泄肉裡濕熱。配雞子白,敷痘後癰毒。配苧根末,治癰疽神效。佐桑皮,去水腫。合黃蠟,治水穀積痢。

多服泄津液,令人枯燥。

綠豆

反榧子殼。忌同鯉魚、鮓食。

甘,寒。入手少陰、足陽明經氣分。解熱毒,除煩渴,利小便,厚腸胃,消腫脹,散風火。能調和五臟,行十二經脈。解一切藥草、牛馬、金石諸毒。得大麻仁,消血痢。配赤小豆,解痘毒。

連皮用。

敷癰腫,消丹毒。配乳香三分之一,燈心研勻,生甘草湯常下一錢,治疽毒內攻。

撲爛痘,治損傷,炒紫色水調敷。

甘,平。解酒毒,利三焦。(花解酒毒更效。)

甘,寒。解熱毒,退目翳。配甘菊、穀精、粟泔、柿餅,煮乾,單食柿餅,每日三服,治痘後目翳,半月而愈。

豇豆

甘,平。入足太陰、少陰經氣分。調營衛,療虛瀉。得鹽少許,補腎氣。

脾氣虛者炒用。氣滯便結者禁用。

白扁豆

甘、淡。入足太陰經氣分。調和脾胃,通利三焦,化清降濁,消暑除濕。治霍亂,療嘔逆,止泄瀉,解消渴;配花粉,治消渴飲水;配龍芽,療腸風下血;配香薷,治寒熱吐瀉;合綠豆,解熱毒痢。

炒研用。恐氣滯,同陳皮炒。治吐瀉,醋製。止濕火吐血,炒炭。

單食多食,壅氣傷脾。

米飲調末,治赤白帶下。入鹽少許,療血崩不止。

搗汁,治霍亂吐瀉轉筋。罨蛇咬毒。

刀豆

甘,平。溫中下氣。利腸胃,治呃逆。炒炭,止吐血。

谷部

(造釀類十三種)

淡豆豉

得醋良。

苦,寒。入手太陰經。調中下氣,發汗解肌。治傷寒溫瘧,時行熱病,寒熱頭痛,煩躁滿悶,發斑嘔逆,懊憹不眠,及血痢腹痛。得薤白,治痢疾。配蔥白煎,發汗。(肘後用代麻黃湯。)配生梔子,探吐煩悶。佐杏仁,開膈氣。

傷寒時症,宜下不宜汗者禁用。

怪症:肉出如錐、痛癢非常、不能飲食、此血壅也。若不速治,潰膿不已,服豆豉湯則愈。

外用赤蔥皮燒灰淋洗之。

蒸餅

甘,平。消食化滯,益氣養脾,和血止汗。利三焦,通水道。得御米殼、白蜜,共炒為末,蜜丸,治下痢腹痛。炒用。

小麥曲

甘,平。調中下氣,消食開胃。通膈氣,消痰逆,除煩破結。

炒用。

六神麯

甘、辛、溫。入足陽明經。調中和胃,化水穀,消積滯。治痰逆,霍亂腹痛,泄痢脹滿,癥結,及產後回乳。得吳萸,治暴泄不止。

孕婦忌用。造麴法:三伏日,以白麵百斤,青蒿、蒼耳、野蓼各取自然汁三升,杏仁搗泥、赤小豆為末各三升,通和作餅,麻葉或楮葉包罯,如造醬黃法,待生黃衣曬收之。陳久者良。炒黃研用。

紅曲

甘,溫。入足陽明、太陰經血分。消食活血,治赤白痢。配香附、乳香末,治心腹痛。入六一散,治濕熱痢。煎黃酒服,治血氣痛。煎童便服,治怒傷吐血。

穀芽

甘,溫。入足陽明、太陰經。快脾開胃,消食下氣,溫中化積,為健脾溫中之聖藥。

麥芽

咸,溫。入足陽明經。除痰飲,化癥結。治一切米麥果積,治婦人乳秘成癰。得川椒、乾薑,治谷勞嗜臥。炒黑用。多服傷腎氣。孕婦禁用。

飴糖

甘,溫。入足太陰經。補中益氣,健脾化痰,潤肺止嗽。治咽痛,止吐血。解附子、草烏頭毒。中滿、吐逆、牙疳及腎病者忌用。

一名苦酒

制四黃、丹砂、膽礬、常山。

酸、苦,溫。入足厥陰經。散水下氣,散瘀解毒。塗消癰腫,療心腹痛。磨青木香,治卒心痛。磨南星,敷瘰癧,調生大黃,塗腫毒。調釜底墨,敷舌腫脹。調雄黃,塗蛇齧。漬川黃柏,含漱口瘡。

感冒外邪,及脾病手足屈伸不便者,禁用。服茯苓、丹參者忌之。

怪症:渾身蝨出數升,血肉俱壞,痛癢異常,但吃冷水,號哭不止,身齒皆黑,舌尖流血不已,此濕熱傷於脾腎也。用鹽醋常服之,自除。

即米酒

畏枳梖、葛花、赤豆花、綠豆粉。忌諸甜物及乳同食。

辛、甘,大熱。行十二經絡。通血脈,利筋骨,溫腸胃,潤皮膚,引藥勢上行。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辟邪逐穢。過飲則傷神耗血,損胃爍精。配生地汁,治產後血秘。

燒酒

辛、甘,大熱。開鬱消積,通膈除痰,祛寒截瘧,殺蟲驅瘴,辟邪逐穢。治水泄,止冷痛,滴耳中積垢結塊。(半時辰即可鉗出。)

得飛鹽,治冷氣心痛。和井水,治吐逆不止。和豬脂、香油、蜂蜜,治寒痰咳嗽。

同薑、蒜食生痔。(綠豆粉可解其毒。)

黃酒、燒酒,俱可治病,但最能發濕中之熱。若貪飲太過,相火上炎,肺因火而痰嗽,脾因火而困怠,胃因火而嘔吐,心因火而昏狂,肝因火而善怒,膽因火而發黃,腎因火而精枯,大腸因火而瀉痢,甚則失明,消渴嘔血,痰喘肺痿,癆瘵,反胃噎隔,鼓脹瘛瘲,癰疽痔瘻,流禍不小,可不慎歟。

老酒糟

甘,辛。溫中消食,除冷殺腥。罨跌傷,行瘀血,敷蛇咬諸毒。

米皮糠

即米秕

甘,平。入手足陽明經。蜜丸服,通腸開胃,下氣磨積。

菜部

(葷辛類十四種)

韭菜

辛,溫。入足厥陰經,血中行氣。入足少陰經,壯陽助腎。能散瘀血,逐停痰,寬胸膈,治反胃。開中風失音,消中惡腹脹,止遺精白濁,除胸腹痃癖。得桔梗,治血留胃脘作痛。(右脈澀,關脈沉。)得鼠糞為引,解至陰燥熱。得鹽少許,搗箍蛇犬傷。配半夏,治胸痹刺痛。和五苓散,治腎氣攻心。和薑汁,治產怒嘔綠水。和童便,止經脈逆行。炙豭鼠屎,治陰陽易病。

生行血,熟補中。根汁下瘀血。治噎隔,用鹽醋拌。治下痢,葉煮鯽魚食。同牛肉食,生寸白蟲。同蜜食,損人。病後食,多困。酒後食,昏神。久食多食,兩目不明。

怪症:發熱有光,以手近之,如猛火燒炙,用韭汁一茶杯,和酒下,連進數服,吐如蛇狀即愈。

韭黃

未出土者。多滯氣,以其抑鬱不伸也。食之傷人心氣。治牙蟲,燒煙燻。

韭子

伏乳香、石鐘乳。

辛,溫。入足厥陰經。補肝及命門。除夢交,止泄精溺血,及遺尿帶濁,筋痿膝冷。得龍骨、桑螵蛸,治漏精。配破故紙,治強中。(玉莖強硬不痿,精流不住,時時如針刺,捏之則痛,病名強中。)

揀淨蒸熟,曬乾去黑皮,炒用。治帶濁,醋炒酒下。腎火盛而遺精者禁用。

蔥莖白

忌食蜜。

辛、平、溫。入手太陰、足陽明經氣分。通陽氣而達表,行經絡而散寒。治面目浮腫,心腹急痛。其根發汗,無微不達。得紫蘇,通血壅。得鬱金,治溺血。得川芎,治胎動下血,病痛搶心。得乳香,搗塗陰囊腫痛。配大棗,治霍亂煩躁。配淡豆豉、生薑、鹽,熨臍,治大小便秘。合鉛粉,止蛔蟲心痛。入粳米粥,治赤白痢疾。和蜜,搗敷疔瘡惡腫。煎生薑飲,治妊娠傷寒。蔥管吹鹽入玉莖內,治小便不通,及轉脬危急。

青熱、白冷,連須用。腳氣賁豚,連須煎服。脫陽厥逆,炒熨臍間。跌撲金瘡,炒熟搗爛,乘熱塗之,冷即再易。瘡疥水腫,煎葉頻洗。虛氣上升者禁用。服地黃、常山人忌食蔥。

怪症:面上及遍體生瘡,光彩如貓眼,絕無膿血,痛癢非常,飲食減少,名曰寒瘡。多將蔥、韭拌雞、魚、肉食之自愈。

辛、苦、溫、滑。入手陽明經。調中助陽,散血生肌。泄大腸氣滯,消風寒水腫。配栝蔞,治胸痹作痛。(加白酒更好。)配當歸,治胎動冷痛。佐川柏,治赤痢不止。和羊腎炒,治產後諸痢。

與牛肉同食,成瘕。

一名大蒜

辛,溫,有毒。入足太陰、陽明經。通五臟,達諸竅,破冷氣,去風濕,除邪惡,化癥瘕,消水腫,制陰毒。得川連,治腸風下血。(煨熟搗丸。)配平胃散,治噎氣。配淡豆豉,蒸餅搗丸,治小兒氣淋。合黃丹,治瘧痢。(煨熟搗丸。)合乳香,治腹痛。(煨熟搗丸。)蘸鯽魚食,治膈氣。搗田蠃貼臍,治水腫。搗膏貼足心,能引熱下行,治乾濕霍亂,吐血衄血,腦瀉鼻淵,泄瀉暴痢,腳肚轉筋。

獨頭者尤佳。中暑,和地漿搗服。灸瘡,切片,上加艾灸之。消癰,和麻油調敷。多食傷脾肺,耗肝血,損目昏神。內有痰火,服補藥者禁用。同蜜食殺人。

怪症:眉毛動搖,目不能交睫,喚之不應,但能飲食,經日不愈。用蒜三兩取汁,酒下。

蕓薹

一名油菜

伏蓬砂。

辛,溫。入手太陰經。破血散結。治遊風丹腫,產後血風,乳吹乳癰。配蔓荊根、雞子清,貼風熱腫毒。和蜜,治血痢腹痛。搗汁調大黃、芒硝、生鐵衣,塗天火熱瘡。(初起似痱,漸如水泡,似火燒,瘡赤色,急速能殺人。)

酒拌蒸,治風。醋拌蒸,治血。陽氣虛,腰腳痼疾者,禁用。

辛,溫。行血破氣,消腫散結。止遺泄,治夢交,及一切赤丹熱腫,血痔金瘡,產難,產後心腹諸疾。配當歸、桂心、赤芍,等分酒服,治產後心腹諸痛。配炙甘草,治臟毒。(子生用。)配生地、姜酒、童便,治產後血逆。治產難歌:黃金花結粟米實,細研酒下十五粒,露丹功效妙如神,難產之時能救急。

或童便蒸,或酒蒸,或炒用。血虛者禁用。

芥菜

辛,溫。入手太陰經。利膈開胃,通肺豁痰,能除腎經邪氣。多食昏眼發瘡。同鯽魚食發水腫。

辛,熱。入手太陰經。利九竅,通經絡,溫中散寒,下氣豁痰。治嘔吐咳嗽,麻痹癰腫,及婦人經閉。研末水調塗頂囟,止衄血。調豬膽,塗癰毒腫痛。搗汁曬濃,擦小兒唇緊。搗生薑,塗撲損瘀血。

炒用。多食動火昏目,泄氣傷精。陰虛火盛、氣虛久嗽者禁用。

怪症:手足指甲,忽生倒肉刺,痛不可忍,此濕氣結於脾土也。煮芥菜常食之。

白芥子

辛,溫。入手太陰經氣分。通經絡,散水飲,除瘧癖,治喘嗽。痰在脅下皮裡膜外,非此不達。炒研蒸餅丸,治腹中冷氣。

生研,水調貼足心,引毒歸下,令痘疹不入目。肺氣虛、胃中熱者禁用。

蘿蔔

即萊菔根

伏硇砂。

辛、甘、冷。入手足太陰、陽明、少陽經。祛邪熱,寬胸膈,制酒面毒,消豆腐積。治喉痹口瘡,偏正頭痛,肺痿失音,咳嗽吐衄,痰癖食積,噤口痢疾,大腸脫肛,小便淋濁,及湯泡火灼,跌撲損傷。

搗取自然汁,或和薑汁,或和白蜜服。或生搗敷罨。氣陷血少者禁用。服何首烏、地黃諸補藥者,忌之。

辛、甘、平。生升熟降。升則吐痰涎,散風寒,發瘡疹。降則化食除脹,下氣消痰。(有推牆倒壁之功。)利二便,除氣痛。配牙皂煎服,吐中風口噤。配杏仁,治久嗽。和水生研汁服,吐風痰。和醋研,敷腫毒。

虛弱者禁用。服補藥者忌之。

生薑

秦椒為之使。惡黃芩、黃連、天鼠糞。殺半夏、南星、茛菪毒。

辛,溫。入手太陰、足陽明經氣分。祛寒發表,解鬱調中。開寒痰,止嘔噦,(姜為嘔家聖藥。)去穢惡,通神明。得梓皮,泄肌表濕熱。配大棗,和營衛。佐杏仁,下胸膈冷氣。佐半夏,治心痞嘔噦。和梨汁、竹瀝,能橫行散結。和雨茶,治下痢。入二陳、四君,止嘔吐水瀉。合蔥白,發表邪。搗汁和童便,治五中卒暴,乾霍亂。(五中者,中風、中氣、中暑、中毒、中惡。)

生薑、蔥頭、萊菔子,共研炒熱,絹包罨胸脹處,分兩包,冷則輪換罨,治虛人結胸,汗出而愈。

生用,發散。熟用,和中。搗汁,通竅、開隔、豁痰。救卒暴,治水腫,用皮。止嘔瀉,煨用。血症,炒炭。多食令人寒熱。

怪症:毛竅出血不止,皮脹如鼓,須臾目鼻口被氣脹合,此名脈溢。急飲生薑汁並水各二杯,自愈。不愈,再服。又產時用力太過,育膜受傷,出有肉線一條,長數尺,痛苦欲絕。先服失笑散,用生薑三斤,搗碎,拌麻油二斤,炒至油盡,用熟絹五尺,摺作數層,將線輕輕盛起,屈曲一團,納入水道,再用絹袋兜姜,縛在肉線下熏之。姜冷,熨斗熨熱,使受姜氣。如姜氣已過,再用前法,再熨治之。四五日內線必然收入。若肉線一斷,無可救藥矣。

乾生薑

辛,溫。入手太陰經氣分。治嗽溫中。治脹滿霍亂,腹痛冷痢,血閉。病人虛而冷,宜加之。

乾薑

畏、惡、反、使,與生薑同。

辛,熱。入手少陰、足太陰經氣分。生則逐寒邪而發散,熟則除胃冷而守中。開臟腑,通肢節,逐沉寒,散結氣。治停痰宿食,嘔吐瀉痢,霍亂轉筋,寒濕諸痛,痞滿症積,陰寒諸毒,撲損瘀血。得北味,攝膀胱之氣。配良薑,溫脾以祛瘧。佐人參,助陽以復陰。合附子,回腎中之陽。

母姜去皮曬乾者為乾薑,白淨結實,又曰白姜。凡入藥並宜炮用。入止瀉藥,煨用。入溫中藥,泡用。入止血藥,炒炭用。孕婦服之,令胎內消。氣虛者服之,傷元。陰虛內熱多汗者禁用。

服乾薑以治中者必僭上,宜大棗補之,甘草緩之。

炮姜

即乾薑水淨炙黃者

辛、苦、熱。入足太陰經血分,守而不走。燥脾胃之寒濕,除臍腹之寒痞,暖心氣,溫肝經。(心本熱,肝本溫,虛則寒冷。)能去惡生新,使陽生陰長,故吐衄下血,有陰無陽者宜之。佐當歸,治血痢。(中氣溫,血自歸經。)入四物,治產熱。(木土得養而熱退。)

止血,炒炭。忌用同乾薑。

痢亦有因熱而下血者,產後多因血虛而生熱者,若概用炮姜治之,益增內熱,而血不止,愈爍其陰,而熱更甚。急宜涼補養其血,以去其熱,炮姜非所治也。

蒿菜

辛,溫。入足陽明經。利腸胃,通血脈,除膈中臭氣。泄瀉者禁用。

水芹

甘,平。去熱除煩,養精保血。退急黃,利二便,女子赤白帶下,男子尿血淋痛。芹有赤白二種,赤芹害人不可食。

蛇喜嗜芹,春夏之交,遺精於此,恐誤食中毒。

茴香

俗呼八角茴香

辛、甘、溫。入手足少陰、太陽經氣分。補命門,暖丹田,開胃下食,調中止嘔。治膀胱冷氣,㿗疝陰疼,胸腹冷痛,霍亂脹悶,乾濕腳氣。得枳殼,麩炒研末,鹽酒調服,治脅下刺痛。得杏仁、蔥白,治疝氣。配荔枝核,治小腸氣墜。配川楝子,等分為末酒服,治腎消飲水。(小便如膏油。)

鹽水炒,或酒炒。多食損目發瘡。

小茴香

辛,平。入足少陰經。運脾開胃,理氣消食。治霍亂嘔逆,腹冷氣脹,閃挫腰疼。炒研用。肺胃有熱及熱毒盛者禁用。

菜部

(柔滑類十三種)

菠菜

即菠薐

制砒汞。伏雌黃、硫黃。

甘,冷,滑。入手太陽、陽明經。通腸胃,利臟腑。行血脈,解酒毒,下氣調中,止渴潤燥。得雞內金,治消渴。多食令人腳軟。腹冷者禁食。

菾菜

一名莙薘菜

甘、苦、大寒。滑。通心膈,利五臟。解時熱毒痢。薺菜

甘,涼。入足厥陰經。利肝益胃,和中明目。治痢,燒炭用。

配葶藶,等分為末蜜丸,陳皮湯下,治腫滿腹大。

繁縷

一名鵝腸菜

甘、微咸。破血,下乳。治積年瘡痔。

燒焦,搗和蚯蚓糞,敷陰瘡潰爛,痛不可忍。(禁酒面五辛熱食。)

陰乾用。

莧菜

甘,冷,利。入手太陽、陽明經。除熱通竅,滑胎逐瘀。配粳米,治產後痢。(紫者利氣,更好。)煎湯,洗漆瘡。紅者入血分,紫者入氣分。

子 甘,寒。入足厥陰經。治肝風客熱,療翳目黑花,利二便,殺蛔蟲。

馬齒莧

酸,寒。入手太陽、陽明經。散血解毒,去風殺蟲。利大便,退寒熱,治疳痢,療虛汗。得五加皮、蒼朮,治筋骨痛。汁和雞子白煎服,治赤白帶下。

搗汁,能利惡物。搗敷,火丹惡瘡。和石灰三分之二,搗敷疔瘡。脾胃不實,血虛氣浮者,禁用。

蒲公英

一名黃花地丁

辛、苦,微寒。入足太陰、陽明經。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疔腫。治淋通乳,敷諸瘡,塗狐刺。(諸蟲精汁遺諸物上,干久有毒,人手觸之成疾,名狐尿刺,慘痛不眠,取厚汁塗之即愈。)同忍冬藤煎湯,入少酒服,治乳癰。

搗汁和酒服。

芋艿

辛,平,滑。寬腸胃,充肌膚,破宿血,去死肌。

薯蕷

一名山藥

紫芝為之使。惡甘遂。

甘,平。入手足太陰經血分,兼入足少陰經氣分。補脾陰,調肺氣。治虛熱乾咳,遺精泄瀉,遊風眼眩,驚悸健忘。生者搗敷瘡毒,能消腫硬。(合蓖麻子更效。)得菟絲子,止遺泄。配人參,補肺氣。佐羊肉,補脾陰。佐熟地,固腎水。合米仁,治泄瀉。

入補脾藥,微炒。入補肺藥,乳拌蒸。治陰火,生用。恐氣滯,佐以陳皮。力薄須倍用。陰虛火動者,久必脾氣衰敗,泄瀉不止,用白朮、米仁以燥土,腎水益致乾涸,惟此同芡實、蓮子以實之,則補土不妨於水,乃為善治。

零餘子

即山藥藤上所結之子

甘,平。入足少陰經。補虛損,強腰脊,益腎水。

百合

甘、苦、平。入手太陰及手少陰經。潤肺寧心,清熱止嗽,利二便,除浮腫,療虛痞,退寒熱,定驚悸,止涕淚,治傷寒百合病。(行住坐臥不定。)得川貝母,降肺氣。配款冬花,治痰血。

白花者入藥。鮮者可煎可煮,乾者作粉食,最益人。腸滑者禁用。多服傷脾氣。(中氣寒則下陷。)

白菜

利二便,止熱嗽,敷丹腫。

竹筍

甘,寒。入手陽明經。利膈下氣,消熱痰,通二便。

煎湯煮藥。脾胃弱者不宜食。同羊肝食,令人目盲。

菜部

(蔬菜類四種)

甘,寒。散血消腫。老裂者燒灰,敷乳頭裂。醋磨,敷腫毒。經霜者,連蒂燒存性,為末酒服,治腸風下血。糟茄或醬茄,細嚼咽汁,療喉痹腫痛。隔年糟茄燒灰,擦牙齒痛。

燒灰,治口瘡。鮮蒂蘸硫黃末,擦癜風。(白癜用白茄蒂,紫癜用紫茄蒂。)

冬瓜

甘,微寒。入手太陽、陽明經。除心胸滿,去頭面熱,利大小便,壓丹石毒。貼癰腫,磨痱子。用赤小豆填滿瓜中,糯穀糠煨乾,為末糊丸,冬瓜湯下,每日三服,可治水腫。久病陰虛者忌用。九月不可食,令人反胃,須被霜食之乃佳。

甘,平。入足厥陰經。除煩明目。治腸癰,去皮風。中寒者禁用。

越瓜

一名稍瓜

甘,寒。解酒毒,去煩熱,利小水,止消渴。

能發冷痢,小兒禁食。

絲瓜

甘,平、冷。入手太陰經。涼血解毒,化痰消腫。治腸風,療崩漏,通臟腑脈絡,利大小腸秘。得燈心、蔥白,治小兒浮腫。得槐花燒研,治下血危篤。配棕櫚炭,治血崩不止。配五倍子,搽玉莖瘡痛。入涼血藥,治吐衄不止。

經霜雪者。煅炭存性,治痘後毒氣,吐血不止。

通經絡,解熱毒。搗汁,入穀道,導大便不通,捷如響應。佐蘆根、桃仁,治癰腫肺癰。

脾虛者禁用。(恐致泄瀉。)藤、根 解熱毒,止久痢,治腦漏,殺三蟲。配川椒、燈心,煎湯漱口,治牙宣露痛。經霜雪者更良。

菜部

(水菜類五種)

即茭白

解熱除煩。利小便,清胃熱,取汁飲。燒灰調雞子清,敷腫毒。

紫菜

甘,寒。消痰軟堅。治咽喉熱氣煩塞。

多食腹痛、吐沫,飲熱醋少許即消。

石花菜

甘、咸、大寒。性滑。去上焦浮熱。

煎汁凝服。多食發下部虛寒。

鹿角菜

甘,大寒,性滑。治骨蒸勞熱,解面熱。

洗去泥砂。多食、久食,發痼疾,損腰腎。

海粉

咸,寒。行肝腎二經。散癭瘤,解熱毒。

菜部

(芝栭類四種)

木耳

甘,平。有小毒。得髮炭,治崩中。得木賊,治冷淚。

炒見煙為度。

香蕈

甘,平。醒脾益氣,破血去風。

蘑菇蕈

甘,寒。益腸胃,化痰理氣。

地耳

甘,寒。明目益氣,久服令人有子。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