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配本草 卷九

清·严西亭 等
来源:得配本草

卷九

禽部

(水禽類二種)

忌龜、鱉肉。

甘,冷。入手太陰、足少陰經血分。滋陰補虛,除蒸止嗽。利臟腑,治熱痢,定驚癇,消水腫。

青頭雄鴨,利小便。烏嘴烏骨白鴨,補虛勞。或酒或童便煮服。腸風下血者禁用。純黑者勿用。目白者殺人。

野鴨

忌與胡桃、木耳、豆豉同食。

甘,涼。消食積,退水腫,除瘡癤,祛風熱。

禽部

(原禽類十種)

烏骨雞

甘,平。微溫。入足厥陰、少陰經血分。益肝腎之陰,除陰虛之熱,祛心腹惡氣,治折傷癰疽。胎前崩漏,產後蓐勞,得此自愈。佐白果、蓮肉,治帶下。使豆蔻、草果,治脾泄。

純酒煮。久服動肝經風火。吐血者不宜食。(以其能動血也。故產後宜之。)烏雞白首,六指四距,雞死不伸者,並不可食,害人。

雞屬木,烏骨者得水木之氣,故虛熱者宜之。

怪症:口鼻流水,腥臭難狀,以碗盛之,有鐵色如米粒者,此肉敗也。任意食雞肉而愈。

咸、平。塗中風口眼喎邪。(冠血尤佳。)配酒漿,發痘。

甘、苦,溫。補腎虛,安胎漏,療風虛目暗。得白芙蓉花,治疳眼。得硃砂,治驚風。

止遺濁。

翮翎

破血消腫,解蛇蟲風毒。

雞內金

肫內黃皮

甘,平。入大腸、膀胱。健脾開胃。祛腸風,治泄痢,消水穀,除酒積。得花粉,治膈消飲水。配枯礬,敷牙疳口瘡。(清熱之功。)拌人乳,治小兒瘧疾。同鬱金,貼金腮瘡蝕。燒存性,研。

雞子

即雞卵

甘,平。益氣補血。白:解熱毒,治下痢,安胎利產,定驚止嗽,清咽開音。黃:救厥陰之陰,以安胃氣,補離中之氣,以定心神。配阿膠,交心腎。入黃丹煨研,治妊痢。入亂髮熬煎汁,療小兒驚熱下痢。

凡治俱生用。治黃疸,醋浸服。調赤小豆末,塗毒。小兒痘疹氣滯者禁用。卵有八字紋者不可食。

抱出卵殼治痘陷便血惡症。磨障翳,敷下疳。殼中白衣治久咳。炒研末用。

雞屎白

微寒。下氣消積。利二便,治臌脹。(羯雞干糞炒黃,酒煮三分之一,去渣服,腹轉脹自消。)除脹,酒漬。消積利便,炒黃,水煎。

怪症:腳肚或遍身肉窠處生瘡毒,漸即內肉翻出,但紅亮而無膿血,飲食不進,疼痛欲絕,名翻花石榴。用爛溏雞屎時時抹之自愈。

白鵓鴿

咸,平。調精益氣。患惡瘡、疥癬、風瘡、白癜、癧瘍,服之立愈。解諸藥毒。

小兒食之,預解痘毒。

名左盤龍

辛,溫。微毒。可敷諸瘡風毒。

雀(並)卵

甘、咸、性熱。併入命門。益氣壯陽。治陰痿帶下,除疝瘕,利小便。

雀宜冬三月食之,卵宜五月取之。陽氣旺者禁用。服白朮者忌之。

頭血

點雀盲。

治耳聾,塗凍瘡。

白丁香

即雄雀糞

苦,溫。微毒。療目疾,消積塊,決癰疽,治痘瘡倒黶,通咽塞口噤。

白湯化下,治急黃欲死。和人乳,點胬肉翳膜。熱酒服,治破傷風瘡。(作白痂無血者,殺人最急。)和沙糖為丸,綿裹含咽,愈喉痹乳蛾。和桂心、乾薑、艾葉為丸,治痃癖諸塊。入麝香少許,米飲下,治痘瘡倒黶。

兩頭尖挺直者,是雄雀屎。臘月採得,去兩畔附著者,研細,以甘草水浸一宿,去水焙乾用。

燕窩

一名燕蔬

甘、淡、平。補陰潤肺,生津養胃,化痰止嗽,能使金水相生,腎氣上滋於肺,而胃氣自安。調理虛損之品,惟此為最。化痰潤肺,淡煎。滋陰養胃,和米煎粥,或冰糖煎。

燕糞

辛,平,有毒。治久瘧,臨發日攪酒熏鼻即止。配獨蒜,用燕糞三合,炒研為丸,清湯送下,除蠱毒,殺邪疰,破五癃,利小水。

天鼠肉

即伏翼

逐五淋,去目翳。

拭去毛腸並爪,酒浸一宿,黃精汁塗炙用。

天鼠糞

即夜明砂

惡白蘞、白薇。

辛,寒。入足厥陰經血分。活血消積,散內外結氣,療肝經血分諸病。和硃砂、麝香末,治五瘧。豬膽丸,米飲下,治雀盲。摻豬肝,治翳障。酒送末,下死胎。

淘淨曬乾,焙用。

五靈脂

即寒號蟲屎

惡人參。損人。

甘,溫。入足厥陰經血分。治痰涎挾血成窠,去胸腹血結疼痛,愈瘧痢,療目翳,除腸風。得半夏,治痰血凝結。得蒲黃,治心腹疼痛。佐胡桃、柏子仁,治咳嗽肺脹。合木香、烏藥,理周身血氣刺痛。酒調,治蛇咬昏潰。

酒飛,去沙石曬乾用。

怪症:目中白珠墨黑,視物如常,毛髮直如鐵絲,能食而不能語,昏昏如醉,名曰血潰。服五靈脂末二錢,即愈。

禽部

(林禽類四種)

斑鳩

甘,平。入足少陰經。助陰益陽,明目止噎。

伯勞毛

平,有毒。主治小兒繼病,取毛帶之。(繼病者,母有妊乳兒,兒病如瘧痢,相繼腹大,或瘥或發,他人有娠相近,亦能相繼也。北人不識此病。)

烏鴉

酸、澀、平。主治暗風癇疾,咳嗽骨蒸。配栝蔞穰、白礬,煮熟食之,治勞傷。

逐魂鳥

黃泥封,煅存性,研服酒下,治噎食。

獸部

(畜類七種)

甘、咸、溫。入足太陰經。補脾氣,潤腸胃。

多食動風痰,助濕熱。(人食豬肉而肥白者,內有風痰也。)若老人燥痰不忌。

脊髓

甘,寒。填髓補骨。配童便、烏梅,治勞傷骨蒸。

甘,微寒。補肺。麻油炒熟同粥食,治肺虛勞嗽。

澀,平。治脾傷,除熱消積。

甘,微溫。入胃。健脾利水,通血脈。配北五味,煮食,養胎氣。配胡蒜丸,治水瀉不止。

微寒。補肝。入補血藥,明目。納陰戶,引蟲。引藥入血所而治血。配麻油,炒熟煮粥,療肝虛咳嗽。加杏仁、童便同煮,治休息痢。蘸米仁末食,治肝虛嗽血。

豬臨殺,驚氣歸心,絕氣歸肝,不可多食。不但肝不可多食,凡豬一身內除肚膏外,余皆發病,可暫食不可久食,可少食不宜多食。

即腰子

咸,冷。理腎氣,通膀胱。治腰痛耳聾。配甘遂,煨熟去藥服之,治卒腫。加破故紙煮食,止久泄。腎氣虛寒,冬月禁用。

忌吳茱萸。

甘、咸。治虛悸,可為補心藥之嚮導。得人參,治心虛自汗。

多食耗心氣。

心血

獖豬者良。

治驚癇及卒中惡死,痘瘡倒黶。(用一匙,入冰片少許,新汲水服。)配硃砂、靛花,除心病邪熱。

甘,微寒。入大腸。治腸風下痢。

苦,寒。入心。瀉肝膽之火。治傷寒熱渴,殺疳蟲,通大腸。以汁炒藥能入膽。入牙皂末,以葦筒納入肛門,捏注大腸,能使熱結下行。

名豬石子,牡豬外腎也。

治癲癇邪疰,寒熱賁豚。熱酒吞二枚,治陰陽易病,少腹急痛。

即膀胱

甘、咸、寒。治遺溺疝氣,可作引經。

脂膏

反梅子、烏梅。

甘,寒。涼血行水,利腸殺蟲。配酒,治赤白帶下,滑胎。和白蜜煉服,治暴喑。

名腎脂,生在兩腎中間。

甘,寒。滌腎臟邪毒垢膩,療肺氣喘脹咳血。得延胡索,治膜內氣塊。同棗肉浸酒,治痃癖羸瘦。(並治二十年嗽,忌鹽。)

多食薄大腸。

母豬者良。

甘、咸,小寒。益陽明經之氣血。同通草,通乳汁,洗敗瘡。

懸蹄甲

蹄之懸起不著地者。

母豬者良。

咸,寒。治寒熱痰喘,痘瘡入目,五痔腸癰。

咸,平。祛血風眩暈,奔豚暴氣。

服地黃、何首烏諸補藥者,忌之。

外膚

甘,寒。潤肺腎,解虛熱。

尾血

獖豬者良。

和冰片,治痘瘡倒黶。

甘、咸、寒。生精血。除天吊豬癇,及小兒臍風胎驚。(同硃砂、牛乳少許,抹口中,甚效。)

畏杏仁。反商陸。忌大蒜。

咸、酸、性熱。入右腎命門。壯元陽,補胃氣,除膝冷,暖五臟。黃者補脾,黑者補腎。白狗一隻,餓數日,飼以粟米,其糞洗淨,取粟米曬乾為末,每二兩加抱出雞子殼炒一錢,滾湯下二錢,治隔食。

陰虛,懷孕,內熱者,禁食。

丹溪先生曰:人之癆怯,多是陰虛。若陽果虛乏,而成癆瘵者,其死甚速。抑且辛熱之品,投之元氣愈散,反使焦燥,狗肉烏足以救其萬一也。且陰虛者食之,則陰火益亢,病更難療,藥更無益,世之人何竟不察其原,而妄食之。

狗實

甘、咸、平。有小毒。治反胃噎食,療癰疽瘡瘍。得龍腦、蟾酥、麝香,酒丸,用蔥酒嚼下,治赤疔。治反胃噎食,以其端降冷痰積結。

氣血枯槁者服之,何殊負薪救火。

生癩狗腹中,狀如白石,帶青色,其理層疊,亦難得之物也。

反半夏、菖蒲。忌銅器煮。

甘,溫。入脾、肺二經血分。滋益虛羸肌肉之氣,眷戀在下欲脫之陽。配生地、當歸,治崩中欲死。同歸、芎、甘草,治產後厥痛。合當歸、生薑,治腎虛寒疝。

可煮汁煎藥。孕婦水腫及骨蒸瘧疾禁用。中羊毒者,甘草湯解之。

脊骨

甘,熱。補腎,通督脈。治腰痛下痢。

頭蹄

甘,平。治腎虛精竭,五勞骨蒸。熱病後宜食,冷病勿食。

水腫者切忌。

即腰子

甘,溫。補腎氣,益精髓,縮小便,止盜汗;得杜仲,治內腎結硬。

一名膍胵

甘,溫。治胃反,止虛汗,補虛羸,止便數。配白朮,治脅下水氣。

忌銅、鐵。

苦,寒。治肝風虛熱,目赤暗痛,熱病後失明。配川連為丸,治翳膜。配決明子,治目暗。

甘,熱。止癆痢,潤肌膚,療產後腹中絞痛。得阿膠、黃蠟、黍米,煮粥,治下痢腹痛。合白蜜、生地汁、薑汁,煎如飴糖,治產後虛羸。

制諸丹石。

咸,平。補血涼血。主治女人血虛風熱。(宜新血熱服。)刺血熱飲,治妊娠胎死不下。蘸醋食,治大便下血。解丹石、胡蔓草、莽草毒。

服地黃、何首烏、諸補藥者忌之。

甘,溫。上通肺氣,下利膀胱。

和鹽豉杵,敷傷寒熱毒攻手足,腫痛欲斷。

甘,溫。治大人乾嘔及反胃,小兒噦啘及舌腫,補寒冷虛乏。解蜘蛛咬毒。

丹溪先生云:反胃人宜時時飲之,取其潤胃脘大腸之燥也。

甘,溫。養脾胃,止涎唾。

牛病死及獨肝者,有大毒,食之生疔殺人。

骨髓

甘,溫。通十二經脈,填骨髓,平三焦,止泄痢。配地黃汁,治羸瘦。和羊脂、白蜜、薑汁煎膏,治勞損風濕。

制秦艽、不灰木。

甘,微寒。養心肺,潤腸胃,解熱毒,補虛癆,通二便,止吐衄。佐薑汁,治熱噦。使蓽茇,治氣痢。拌硫黃,治腳痹。和薑汁、韭汁,治噎膈。

每碗入酒半盞,文火調和,結如燉蛋,服之。胃虛噁心,大便滑泄,二者勿用。

怪症:項中生瘡,五色如櫻桃狀,破則自項分裂,連皮剝脫至足,名曰肉人。常飲牛乳自消。

白水牛喉

去兩頭,除脂膜,醋炙燥,燒存性,每服一錢,米飲下,治反胃噎膈,及小兒呷氣。

角䚡

即角尖中堅骨

苦,溫。入足厥陰、少陰經血分。治血痢崩中,赤白帶下。淡青鹽水送末一錢,服二三枚,種子神效。

久在糞土中爛白者亦佳。燒存性用。

苦,大寒。除熱渴,止下痢。拌苦參、膽草,蜜丸,治谷疸。入槐角於內,風乾丸服,治痔瘻。

膽星

苦,涼。入足厥陰、少陽經。豁結氣,除肝熱。肝膽驚熱之風,以此為調和之神劑。上焦壅閉之痰,惟此為消降之聖藥。

九制者佳。清膽府,療驚氣,較竹茹有力。

牛黃

人參為之使。畏牛膝、乾漆。惡龍骨、龍膽、地黃、常山、蜚蠊。

苦,涼。入手少陰、足厥陰經。清心火,通關竅,入肝臟引風外出,透胞絡合於神明。化胎毒,治驚癇。得牡丹、菖蒲,利耳目。得天竹黃,發聲音。得犀角末,治諸驚。得竹瀝,治口噤熱驚。硃砂一分,牛黃二釐,蜜浸胭脂取汁,調二味末,塗痘瘡黑陷。

磨指透甲者真。癰疽,研敷。風中血脈及腑者,用之引風入骨,脾胃虛寒者,易於作瀉,並禁用。

霞天膏

甘,溫。治諸疾,由腸胃出透肌膚,能搜剔一切虛結。

煎膏法:用肥嫩雄黃牛肉三四十斤,洗淨,煮爛,去滓熬膏。

黃明膠

即牛皮膠

甘,平。去風濕,活血止痛,潤燥補血,利大小腸。功用相近阿膠,如無真阿膠,不若以黃明膠代之。攤膏,貼瘰癧潰爛。

白馬懸蹄

甘,平。破瘀血,療腸癰,治癲癇,止崩帶。調雞子清,塗腸癰。(兩耳輪甲錯,腹痛,或繞臍有瘡如粟,下膿血,此其候也。)調生油,塗赤禿頭瘡。入鹽,摻走馬疳。調豬脂,綿裹入肛門,治蟲蝕。

煨,切片研末用。

白馬溺

可殺蟲,破癥瘕。屎煎汁,治卒死,並攪腸痧危症。

怪症:誤食發成瘕,咽中如有蟲上下者是也。飲馬尿數碗即下。

白馬脛骨

甘,寒。降陰火,可代芩、連。

煨用。

白馬頭骨

微寒。有小毒。合乳香、炒棗仁,治膽虛不眠。

驢溺

辛,寒。有小毒。治反胃,殺諸蟲。沖滋陰之劑,治噎膈。得人中白、乾地龍,滴耳聾。

阿膠

得火良。薯蕷為之使。畏大黃。

甘,平。微溫。入手太陰、足少陰、厥陰經血分。壯生水之源,補坎中之液,潤燥降痰。斂虛汗,利小便,定喘嗽,固胎漏,止諸血,治帶濁。一切血虛致疾,服無不效。得人參,正瞳人。得滑石,利前陰。佐川連,治血痢。君生地,治大衄吐血。(膠能降火歸元。)

光如瑿漆,夏月不軟者真。和血,酒蒸。止血,蒲黃炒。止嗽,蛤粉炒。清火,童便化。肺氣下陷,食積嘔吐,脾胃虛弱,三者禁用。

獸部

(獸類十七種)

辛,微熱。入足少陰經血分。追骨間毒風,闢疰忤邪氣,敷犬咬,除骨哽。

左脛骨尤雄。或酒,或醋,或酥炙入藥。脛骨羊油塗炙,搗末,米飲或酒下,治痢久不止。

頭骨,酒炙,研,桃腦湯下,治溫瘧嘔吐。

肝腎虛敗,腰腿疼痛如風者,禁用。

煅存性。和平胃散,治反胃吐食。

止瘧疾,辟邪氣。

寒。鎮心安神,明目去翳。

入羊血浸一宿,焙乾研末用。

骨膠

祛風尤良。佐補血藥,以治老人虛風,不同草木之燥。

甘,涼。出諸物刺入肉中,取諸毒久結瘻管,一切痰熱邪惡,並宜生屑入藥。配白梅,塗骨刺入肉。燒炭服,治小便過多。

甘,寒。治疳,燒炭和油敷之。又治金瘡不合。

去目中塵膜,塗瘡腫,治口臭。

須先搗成粉,後入眾藥。

犀牛角

松脂、升麻為之使。惡雷丸、雚菌、烏頭、烏喙。忌鹽。

苦、酸、咸,寒。入手少陰、足陽明經。散心經之火、瀉肝木之邪,清胃中之熱。傷寒時疫,煩嘔發斑,畜血譫語,發狂發黃,及吐血衄血,驚癇心煩,痘疹血熱,癰疽,概無不治。得升麻,散陽明結熱。(通利陽明血結。)配連翹,治熱邪入絡。(磨尖入藥,發汗甚速。)佐地黃,解營中伏火。合地榆,治血虛不止。

黑角尖,磨汁沖服。鎊,水煎亦可。娠婦服之消胎氣。血虛燥熱,痘瘡初起,服之寒伏不出。無大熱者禁用。

熊膽

惡防己、地黃。

苦,寒。入手少陰、厥陰經。涼心平肝,為眼障疳蟲之要藥,並治黃疸驚癇。得片腦,拌豬膽汁,塗十年腸風痔瘻,並搽風蟲牙痛。拌使君子,蒸研為丸,治諸疳羸瘦。

點水運轉如飛者良。研用,或蒸熟溶化用。

靈羊角

即羚羊角

苦、咸,微寒。入足厥陰經氣分。治風毒之伏於骨間,散時氣之熱在肌膚。如因火而目不明,因風而筋不舒,及驚癇噎塞,血痢血沖,煩悶狂越,腫毒等症,得此悉治。得鉤藤鉤,息肝風。調雞子白,塗赤丹。磨東流水,治產後煩悶,汗出不識人。燒存性,研末童便調下,治敗血衝心。

明亮,尖不黑者良。或鎊碎,或磨用。如研不極細,刮腸致害,煎服無妨。寒能伐生生之氣,無大熱者禁用。

山羊血

咸,寒。散血和傷,頗具殊效。

羖羊角

菟絲子為之使。

苦、咸,微寒。入足厥陰經。療百節結氣,除頭風疼痛,治青盲,止癇殺疥蟲。燒存性,研末,酒服,治產後寒熱,心悶極脹。

鹿

麻勃為之使。

甘,溫。純陽。入足少陰經血分。通督脈之氣舍,達奇經之陽道,生精補髓,養血益陽。止夢交,療崩帶,破瘀血,散癰腫,治石淋,止遺尿。一切陽虛,以致耳聾目暗,眩運虛痢等症,得此自治。配蓯蓉、麝香,治酒泄骨立。配參、耆,提痘漿。配狗脊、白蘞、艾,治冷帶不止。

狀如紅玉,破之肌如朽木者佳。去毛骨用,或羊脂塗炙,或好酒浸炙,或黃精汁煮,或老酒浸蒸,隨症法制。陰火盛者禁用。

茸中有小白蟲,鼻嗅之人顙,藥不能療。

杜仲為之使。

咸,溫。入手少陽、足少陰經血分。助相火,通督脈,生用:行血消腫,辟邪祟。熟用:強陽活血,除夢交。得人參、生薑,治產後喜嘔。得髮炭,治小兒滯下。配地丁,消虛人乳癰。用酒下,治跌打折傷。

塗腫毒,醋磨。行瘀血,煅用。命門火熾,瘡毒宜涼者,並禁用。

角霜

將角截斷入瓦器中,泥裹入火燒一日,狀如玉粉,其名為霜。治與角同。

角膠

得火良。畏大黃。

甘、咸、溫。入足少陰經血分。補陰中之陽道,通督脈之血舍。壯筋骨,療崩帶,婦人虛冷,胎寒腹痛,此為要藥。得龍骨,治盜汗遺精。得茯苓,治小便頻數。

水浸七日,刮淨,桑柴煮七日,入醋少許,取角搗成霜,其汁加無灰酒熬膠。折傷,酒送。

真陰虛服之,火炎水愈涸。痰熱、血症俱禁用。

甘,平。煮粥食之,補中,安五臟,壯元陽。

麝香

忌大蒜。

苦、辛、溫。入足太陰經。利骨髓之伏痰,搜至陰之積熱。通關竅,開經絡,透肌骨,安心神,辟惡氣屍疰,除驚癇客忤,殺蟲解毒,祛風止痛,消食積,解酒渴,療一切癥瘕瘡癰。當門子尤妙,微研用。孕婦禁佩。風在肌肉者,用之反引邪入骨。陰盛陽虛,有升無降者,禁用。

麝香不可近鼻,有白蟲入腦,患㿗。久帶其香透關,令人成異疾。

怪症:口內吐出肉球,有根如線長五六寸,不能食物,捻之痛徹於心。用麝香末一錢水調下,三日自消。

頭骨

黑者良。

甘,溫,無毒。治痰齁發喘。走馬牙疳,對口惡瘡,燒存性,研末酒服。配蝙蝠一個,俱撒上黑豆,同燒存性,為末摻之,干則油調塗,治多年瘰癧不愈。(內服五香連翹湯。)

專治瘰癧鼠瘻,燒存性,研末,井華水服。

胞衣

專治反胃吐食,煅研,入硃砂末少許,壓舌下甚效。

治乳癰潰爛見內者,取腹下毛以泥固煅存性,研入輕粉少許,油調封之。

治瘰癧潰爛,鬼舐頭禿,及蠍螫鼠咬,以屎煅末敷之。

臘月採乾者,泥固煅存性,收用。

兔頭骨

平木邪,療頭眩。

孕婦禁用。

望月砂

即兔屎

治目翳,療疳瘡。

產婦禁用。

兔毫敗筆

微寒。水調灰服,治小便不通,淋瀝陰腫。酒調服,治婦人難產。漿水調服,治咽喉腫痛。調藕汁,亦可催生,配馬藺,治石淋熱淋。

燒存性,研用。筆不用新而用敗者,取其沾濡膠墨也。膠墨能利小便胎產故耳。

水獺肝

甘,溫。主疰忤,鎮肝魂,療勞怯之熱,殺變幻之蟲。治腸痔,消水脹。

海狗腎

即膃肭臍

咸,大熱。入足少陰經。補精益腎。助陽氣,暖腰膝,破癥結,除積冷。

以漢椒、樟腦同收則不壞。酒浸煎熟用,或酒浸紙裹炙用。

即老鼠

治兒疳鼠瘻。

明目治聾。

脂膏

療瘡瘍湯火傷。

甘、咸、微寒。入足厥陰經。能引諸藥入至陰之處,通陰舒陽,而解其熱。凡陰陽勞復者,此可治之。得梔子、枳殼、蔥白、豆豉,治傷寒勞復。配亂髮,等分燒灰,治疔瘡惡腫。(刺破瘡頭納入,甚效。)配韭根,治男子陰易。配大黃、黍粥,塗乳癰。兩頭尖者是雄鼠糞。

鼫鼠肚

甘,寒。主咽喉痹痛,一切熱氣,含咽即效。

得酒良。畏桔梗、麥門冬。

苦,平。治腸風,療反胃,破畜血,止鼻衄。(以末吹鼻。)配磁石、桂心,治脫肛。煅末塗乳頭飲兒,治小兒驚啼,狀如物刺。和髮炭,治犬傷。合穿山甲同燒,入肉果,治五痔下血。

銼細炒黑用。

炙食肥下焦、理胃氣。

制五金八石。伏雄黃。

滴耳治聾。

點痘後風眼。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