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印達生福幼二編序
善治病者。治之於未病之先。則受益深而無所費。故云。致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如是則無所謂病。何用治為。雖然。能如是者。其有幾人。人生世間。唯生與死。最為重要。若不得其道。則其生之時。或致母子俱死。即令不死。亦或枉受種種痛苦。於萬死中。幸得復生。誠可憐可憫也。亟齋居士。特手輯達生編。以發明世間產難。多由誤認試痛為正生。以致生出種種橫生倒產等險難。此臨產之一大關係也。又云。保胎以絕欲為第一義。故保產心法。首戒交媾。文云。婦一有孕之後。切戒交媾。所以昔人有孕。即居另室。不與共寢。恐動欲念也。大抵三月以前犯之。則欲念起而子宮復開。多有漏下胎動諸患。三月以後犯之。則胞衣厚而難產。要知欲火傷胎。必致汗濁凝積。且兒身白濁痘毒瘡疾。醫治難痊。俱因父母不慎也。此初受胎一大關係也。果能識得受胎與臨產之關係。則凡有所生。自無墮胎及難產等患。而所生兒女。咸皆姿質龐厚。性情溫良。既少痘疹等毒。又復長壽康健。人果預知此義。則必致身心安樂。子孫賢善。丕振家聲。有益社會。所謂治病於未病之先。即含致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種種勝益。由是言之。此書之關係也大矣。維揚張善徵。以母夫人劉氏逝世。己年尚幼。未能奉甘旨於生前。欲冀由母氏故。令一切為人母為人子者。鹹得享受安樂長壽之利益。因發心排印此書四萬冊。以送一切有緣者。令彼咸知未病之治法。與當病之治法。庶不至或有臨產痛苦之事。與子女不育之憂也。又自古以來。慢驚風一症。十有九死。最為危險。而莊一夔先生所著之福幼編。依之以治。十有十生。誠幼科中最要之書。亦附於後。以期廣傳。因打四付紙型。以備後之欲作福利人者印刷焉。又產難之近因。前已言之。若論遠因。多由宿世現生殺業所致。倘女子於幼時。常念南無阿彌陀佛。與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自可消除宿現殺業。殺業消則臨產自無作障令不生者。此亦治之於未病之先之一法也。其或未聞佛法。若至臨產。苦不即生。當令產婦。並在旁料理之親屬。均以至誠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所有宿世怨家。障不令生者。一聞菩薩名號。以菩薩威德神力。當即遠避。不敢作祟矣。有謂臨產裸露不淨。念菩薩名。或致褻瀆得罪。此係以凡夫情見。妄測菩薩心行者。不知此係性命相關之時。不得以平常了無病苦時論。譬如兒女墮於水火。呼父母以求救援。父母聞之。當即往救。斷不至因衣冠不整齊。身體不潔淨。而不肯救援也。吾一弟子。數年前在四川。至一友人家。聞婦人叫得傷心。因問何故。曰婦生子已兩日生不下。恐命不能保。彼謂急令產婦念觀世音聖號。汝於天井。焚香跪念。管保即生。其人即與婦說。又復自念。未久兒生。婦猶不知。及聞兒哭。方知已生。婦言。初欲生時。見一人以布。兜其下體。故生不出。及念觀世音聖號。見其布已脫。故生出尚不知。聞哭方知已生耳。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淨土法門。特為死時。及死後神超淨土所設。此書乃為將生。及生已種種保護而設。普願仁人君子。展轉流通。俾家備一編。同致力於培德節欲。則此書所說。悉無所用。而前人流通。與善徵印施。及不慧提敘兩種關係之意。方可了無遺憾矣。民國十八年己巳季秋古莘釋印光撰香蕉。芋頭。二種不可同時吃。嘉定徐子山言。一友吃香蕉已。隨即吃飯。菜有芋頭。吃飯不久。其人即死。其形容若中重毒者。大家莫明其故。後未幾月。又有一人。亦復如是而死。若中毒狀。請西醫驗其糞。謂兩黏物相反所致。知此人系吃此二物而死。前之一人。亦系因此而死。一日往親戚家。言及此事。群相驚訝。試以二種和成一團。與雞食之。其雞即死。又以二物。置於一器。次日則完全淤黑。大失本色。是知香蕉芋頭。不可同食。因附於此。以期舉世咸知云。
治肺病二良方
蓴菜佐膳久之自愈(此菜多產江浙湖澤中葉橢圓莖及葉背皆有黏液作羹甚美若治病勿同葷菜煮)
枇杷葉去毛煎茶日日飲之一月後大便中見小蟲即愈
刪節廣布序
達生編一書。古人立法。可謂盡善盡美。予學醫四十餘年。每遇難產之症。無不奉為圭臬。無一誤事者。但其書不憚煩。再三告誡。亦恐不詳細。有誤於人也。惟篇頁過多。雖作者之苦心。而閱者反嫌其瑣屑。豈非欲詳備而反致疏略乎。予年六十有七。養疴淮上。閒暇無事。揣摩是編。因擇其至要者。集為一本。易於翻閱。凡稍涉繁冗者。概置不錄。並不敢妄為刪除。實欲簡便而令人易從也。抄集既成。爰弁數語於篇首。亦濟世之婆心。而世之難產者。亦可無慮矣。
同治戊辰年四月中浣安徽歙縣洪門武林連氏
原引
胎產非患也。而難產則為人患。人患不殄。則歸之於天。天何尤乎。亦惟求之人事而已。此編專為難產而設。蓋區區一得之愚。亦即區區一點真誠之念。倘能熟看謹行。皆可先生如達。於是人患弭而天德協矣。然知之而不言非也。聞之而不傳亦非也。好生者見之。宜為廣布。有力者重刻通行。無力者手抄數冊。口授數人。隨分所至。未必非吾儒同胞同與之一事。吾人利濟為懷。原非求福。然積善餘慶。必有攸歸。達天德也。但此編揣摩印證。委系無疑。凡重刻手抄時。不必改動。尤不必增入方藥。以相矛盾耳。
大意
胎產一事。自產寶諸書以後。代有發明。其保胎臨產。及產後調理之法。率皆至精至密。似無遺義。又何俟今之多言。但或專精方藥而未及其所以然。或略一及之而未竟其旨。徜非究心有素之人。未易明而用之也。倉卒之際。殊難得力。茲特倡明天德自然之說。不厭煩絮重複。以期於暢。使平日可以預防。臨時可以應急。從此天下後世產母嬰兒。同登壽域。豈不快哉。然亦特曲遵古人之意而條達之。非創為異說也。
此編只是反復以言其理。至於方藥殊未之及。偶載一二。皆取先賢古方。極平極穩者。蓋極平常之事。須用極平常之藥。一切矜奇炫異之方。概置不錄。且保護得法。雖平常之藥。亦無所用之矣。倘必欲用。則他刻自有。原不相妨。
凡胎前臨產。產後調護之法。一一備載。不厭煩複。蓋原系家居日用閨房瑣屑之事。
一有不到。皆足致病。與其服藥於病後。曷若致謹於平時。
此編言語俚俗。未免見笑大方。但原為婦人而設。識字者固不必言。不識字者令人誦之。皆可通曉。然須平時講令心中明白。臨時自有主張。不但產母宜知。一應老幼男婦。皆當知之。與其看戲文。聽說書。不如此等有益也。
此編雖為人所當知。而富貴之家。尤宜熟講。蓋閨人平時嬌養。口厭肥甘。身安逸樂。體氣脆薄。且性情驕傲。不聽人言。到此時才一知覺。即不能耐。點燈著火。上呼下應。房中擠簇多人。內外嚷成一片。穩婆絡繹。各要爭功。脈未離經。胎未轉下。即便坐草。及至不順。奇方珍藥。紛紛亂投。以致母子兩誤者多矣。豈不惜哉。但能留意
此編。自可平安清吉。
胎產之書。可以汗牛。今此戔戔。特為難產而設。其胎前產後。特略載一二。以存其概而已。若曰。此編足以盡之。則重予過矣。
開卷即載臨產者何。蓋臨時倉卒。不及細檢。因以切要者。載之首篇。且令開門見山。人人熟習。專意行持。自可無誤。若平時講說。原不妨從保胎順序看之也。試痛一篇。尤為緊要。蓋知試痛之誤。方知正生之易。正與臨產一篇。互相表裡。最宜細看。仍採先賢格言之足相發明者。數條載之。聊以徵予言之不謬。然嘗鼎一臠。
亦足以知其概矣。
語云。勿以善小而不為。此篇固小之小者。然誠有見於胎產。為生人之始。隨時隨地。體驗而成。且身經目擊。口授耳聞。千試不爽。忘其猥陋。出以語人。漏萬之譏。固所不免。世之君子。原其心焉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