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產孕集 卷下 第十章 調攝第十

清·张曜孙
来源:重订产孕集

產後調攝,最宜詳慎,蓋產後氣血虛少,絡脈空乏,肢節懈怠,腠理開張,皮毛不實, 營衛不固,血道易塞,氣道易滯,故致疾之易,而去疾之難,莫甚於此, 產後致疾皆起於纖細易忽之間,其源甚微,其發至鉅,闈房瑣屑之事,主者所不及檢, 醫書所不能詳,不識避忌,不知防範,或致疾而終身不愈,或疾作而危在片時, 往見一婦,產時至速,不及告人,遂產於地,產後人知,始扶臥於榻三日後, 大熱不止,醫以為血淤也,而以桃仁承氣投之,數日而死,一時不謹,為害如此, 況其大焉者乎,故善調攝者,不使致疾,并可去宿患之疾,不可不知也。 凡產後,產母勿令安臥,宜以高枕倚之,膝宜豎起,勿得伸直,須閉口靜神, 勿令熟睡,歷十二時,乃可安臥,少須八九時,若倦怠者,宜頻頻呼之,常今欲醒, 亦毋高聲急語致使驚恐,蓋產後氣血上行,若遽令安睡,則氣逆而血壅,多致昏暈, 必豫防之,膝宜豎者,膝伸則筋骨內掩,恐礙惡露也。 嬰兒墜地,即取鐵秤錘或石子入火燒紅,以醋向產母焠之,使氣入鼻, 不特可以辟穢,且能收斂神氣,散解惡血,以杜血暈,或日焠一二次,三日後止, 更佳室中宜避風,絲毫罅隙,必掩塞之,宜適溫涼毋犯寒暑,將寒即衣,驟煖毋易, 夏雖大暑,勿得解衣,毋浴毋以扇招風,寧失過煖,毋失過寒。 產後宜益甘草煮汁,和童便服之,或和清酒日三五服,三日而止, 自產之次日始日服生化湯一劑。 生化湯,川芎〔一錢〕、當歸〔五錢炙〕、甘草〔五分炙〕、乾薑〔五分〕、 桃仁〔十粒去皮尖〕,以水二盞,煎一盞,入清酒一合,溫服。 五日而止,淤未盡者,七日止,大虛者,可加人參少許服之,二三日後, 或寒熱交作此骨合也,虛人多有之,但診無他患,如法服生化湯,勿妄用他藥。 十二日後,惡露將盡,氣血更新,體虛者,宜服補虛湯。 補虛湯,人參白朮冬〔三錢〕、當歸川芎黃耆〔各二錢〕、炙甘草陳皮〔各八分〕、 乾薑〔五分炒〕、八味,作一劑日一服,見醫學入門。 十數服,有宿疾者,宜服永安湯。 永安湯,人參〔一錢〕、熟地〔三錢〕、當歸〔三錢〕、芎藭〔二錢〕、 阿膠〔一錢五分〕、白朮〔二錢〕、續斷〔一錢五分〕、桃仁烏賊骨〔各一錢〕、 吳茱萸〔四分〕,十味,作一服,食前溫進日一。 或澤蘭湯。 澤蘭湯,澤蘭〔二錢〕、香附〔二錢〕、當歸芎藭〔各一錢五分〕、芍藥烏藥 〔各一錢〕、人參〔一錢〕、阿膠黃耆白朮〔各三錢〕、紅花〔五分〕、生薑〔二錢〕, 作一服,食前溫進。 羊肉湯。 羊肉湯,羊肉〔十兩〕、黃耆〔一兩〕、大棗〔三十枚〕、 茯苓甘草當歸麥冬地黃芍藥〔各六錢〕、肉桂心〔三錢〕,以水六升,煮羊肉, 取三升,內藥煎取一升,分三服溫進,見千金方。 相疾之輕重,體之偏寒偏熱而用之,或十餘服成數十服,可使宿疾盡去, 體弱反強。 飲食宜澹泊,母食鹽,犯之令無乳,毋食生冷堅硬一切異物,毋食炙婢煎炒, 毋過於肥膩,皆令致疾十日內,毋食豬肉,一月內,毋食豬脂,犯之令經絡壅塞, 凡食肥甘之物,皆宜去油脂,以清淡為上,清本乎陽,可以益神而育精,濁本乎陰, 足以致滯而成積,而酸鹹之味,凝血阻脈,尤為切忌也。 產後一月,俗調之滿月,二月調之大滿,月此二月內,不宜力役動作,不宜交合, 心志宜和,思慮宜絕,悲忍憂鬱,大喜大怒,皆不可犯,七精傷人,甚於六氣, 世有產後羸瘠,謂之蓐勞,多至不治,皆不知調攝之故也。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