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耳:耳後腫脹作痛,按之堅硬,膿水兼流,其勢方張,防成為袋。未可忽。
桑葉 忍冬藤 赤芍 絲瓜絡 鮮蘆根 土貝 連翹 桑枝
杜 耳:熱癤不一而起,耳門癰腫硬,表熱伏暑,蒸郁陽明,急當清泄宣絡。
桑葉 象貝 忍冬藤 扁豆衣 丹皮 花粉 絲瓜絡 茯苓 連翹 鮮蘆根 淡芩炭 甘中黃
金 耳目:陰損火浮,耳聾,兩目失明,舌黃,多食即脹。濕毒留戀,攻補兩難,理之不易。
生龜版(一兩,杵,先煎) 九節菖蒲(三分) 炙雞金(三錢) 川斷(三錢,鹽水炒) 石決明(一兩,鹽水煅,先煎) 青鹽半夏(三錢五分) 六曲(三錢) 黃菊花(三錢) 耳聾左慈丸(四錢,包) 制南星(四分) 大腹皮(三錢)
李 耳:耳癰,膿積耳後,最慮外潰,殊不可忽。
桑葉(三錢) 蔓荊子(三錢) 生米仁(三錢) 苦丁茶(一錢) 丹皮(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赤芍(三錢,炒) 苦丁茶(一錢) 連翹(三錢) 石決明(一兩,煅,先煎) 澤瀉(三錢) 白茅根(一兩,去心)
方 耳:耳癰,腫勢甚於耳後,膿血均從耳中泄,再防外潰,勿忽。
桑葉(三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忍冬藤(四錢) 苦丁茶(一錢) 丹皮(三錢) 白蒺藜(五錢) 絲瓜絡(三錢) 鮮蘆根(一兩) 連翹(三錢) 土貝(五錢) 淡芩炭(三錢五分)
翁 目:身熱,口碎起腐,左目起星,風火交郁所致。
淡豆豉(三錢) 桑葉(三錢五分) 馬勃(七分,包) 前胡(三錢五分) 鮮生地(四錢,打) 土貝(四錢,去心) 連翹(三錢) 白蒺藜(四錢,去刺) 穀精草(三錢) 川通草(一錢)
楊 鼻:鼻疳出膿血,今寒熱,便溏,當治所急。
杜藿梗(三錢) 六曲(四錢) 枳殼(三錢五分) 赤苓(三錢) 大豆卷(三錢) 大腹皮(三錢) 防風(四分) 澤瀉(三錢) 干佩蘭(三錢五分) 萊菔甲(三錢) 川石斛(三錢)
施 鼻:痧後表熱,鼻部紅腫暈散,漸成遊風,勢在方張,未可忽。
桑葉(三錢) 牛蒡子(三錢) 前胡(三錢五分) 白杏仁(四錢) 丹皮(三錢) 馬勃(七分,包) 赤芍(三錢) 象貝(四錢) 白茅根(一兩)
楊 耳:濕鬱化熱,走入營分,耳後延腐,臂部出水。勢在方張,急宜清化主之。
桑白皮 銀花 川萆薢 丹皮 甘中黃 鮮生地 赤芍 滑石 上川連
方 鼻:脘次痞塞,口膩,大便艱行,溲少,濕熱濁滯氣,升降失常,兼之鼻涕黃厚。法宜兼顧之。
越鞠丸(三錢,包) 蒼耳子(三錢) 青皮(一錢,切) 瓦楞粉(一兩,包) 橘白(一錢) 辛荑(五分,絹包) 廣鬱金(一錢) 炙雞金(四錢) 法半夏(三錢五分) 薄荷(五分,後下) 象貝(四錢) 六曲(四錢) 炒穀芽(五錢)
顧 耳:耳癰外潰三頭,耳內亦有膿泄,業已成漏。理之不易。
鱉甲心(四錢,水炙,先煎) 白蒺藜(四錢) 甘草節(三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鹽水煅,先煎) 水飛象牙屑(一錢,包) 料豆衣(三錢) 細生地(三錢) 赤芍(三錢)
張 目:營虛肝亢,化風上升,頭右半作痛,目起星,經居三月,頭眩暈耳鳴,脈微滑,治在陰分。
鱉甲心(四錢,水炙,先煎) 白芍(三錢五分) 蕤仁(三錢五分,去油) 沙苑子(三錢,鹽水炒) 石決明(一兩,鹽水煅,先煎) 桑葉(三錢) 夜明砂(三錢) 甘菊瓣(二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黑芝麻(四錢,絹包) 密蒙花(三錢,絹包) 蔓荊子(二錢) 枇杷露(一兩,沖服)
林 目:陰不涵陽,顴赤目干,咽乾,寐不安,脈軟弦微數。治在陰分。
細生地(四錢) 橘白(一錢) 元武版(五錢,水炙,先煎) 料豆衣(三錢) 左牡蠣(七錢,先煎) 青鹽半夏(三錢五分) 磁朱丸(三錢,包) 甘菊瓣(三錢五分,炒) 朱麥冬(三錢五分,去心) 炒香棗仁(三錢五分) 朱茯神(四錢) 甘杞子(三錢五分)
張 目:喉右作痛,暮夜為甚,目酸澀起星,眩暈耳鳴,經停。擬養營熄風,以平肝亢。
鱉甲心(五錢,水炙,先煎) 桑葉(三錢) 川石斛(四錢) 甘杞子(二錢) 熟冬青子(三錢) 黑芝麻(四錢,絹包) 白蒺藜(四錢,去刺) 甘菊瓣(二錢) 制首烏(四錢) 石決明(一兩,鹽水煅,先煎) 煨天麻(五分) 夜明砂(三錢)
武 鼻:陰虛肝旺,風熱留戀上焦,牙腫痛,鼻痔腫塞。本體虛,不易奏功。
桑葉 石決明 蒼耳子 忍冬藤 丹皮 白蒺藜 辛荑 甘菊瓣 鱉甲心 土貝 絲瓜絡 連翹
李 耳:花毒痰癰,已潰一頭,右耳又結一核,腫硬作癰,其勢方張,須速為消散,以防續竄不已也。
桑葉 土貝 海浮石 淡木瓜 丹皮 黃獨子 陳皮 鉤勾 連翹 絲瓜絡 山慈姑 桑枝
龔 鼻:鼻衄屢發。法當導熱下行。
鮮生地(二兩) 黑山梔(三錢) 墨旱蓮(三錢) 藕節(五錢) 石決明(一兩,鹽水煅,先煎) 丹皮(三錢五分) 熟女貞(三錢) 蘆根(一兩) 牛膝炭(三錢五分) 連翹(三錢) 知母(二錢)
沈 耳:耳菌,腫塞耳竅,肝火濕熱上亢,一時不易即松。
淡芩炭(三錢五分) 銀花(三錢)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 白茅根(一兩,去心) 石決明(一兩,先煎) 連翹(三錢) 浙菊(三錢五分) 苦丁茶(一錢) 赤芍(三錢五分) 生米仁(三錢) 土貝(四錢,去心)
朱 鼻:鼻衄連日不止,頭暈微熱,脈數。防轉重,弗忽。
石決明(一兩,先煎) 丹皮(三錢五分) 竹茹(三錢五分) 澤瀉(三錢) 白蒺藜(四錢) 連翹(三錢) 象貝(四錢) 甘菊瓣(三錢五分) 赤芍(三錢五分) 黑山梔(三錢五分) 赤苓(三錢) 白茅根(一兩)
杜 耳:耳疳延蔓,漸轉爛皮風,當清化主之。
桑白皮(三錢) 淡竹葉(三錢) 通草(一錢) 銀花(三錢) 陳皮(一錢) 白茅根(一兩) 連翹(三錢) 生米仁(四錢)
陳 目:眼胞癰,開膿不少,余腫尚甚,當清營泄熱主之。
桑葉(三錢五分) 土貝(四錢) 浙菊(三錢五分) 白茅根(一兩) 丹皮(三錢五分) 金銀藤(三錢) 白蒺藜(三錢) 桑枝(一兩) 連翹(三錢) 絲瓜絡(三錢) 赤芍(四錢)
張 鼻:鼻衄陳來,四肢無力。當導熱下行主之。
鮮生地(二兩,打) 牛膝炭(三錢五分) 墨旱蓮(三錢) 白蒺藜(四錢) 石決明(一兩,鹽水煅,先煎) 丹皮(三錢) 熟女貞(三錢) 藕節(五錢) 黑山梔(三錢,鹽水煅) 知母(三錢) 連翹(三錢) 鮮蘆根(一兩)
徐 耳:耳癰,腫痛流膿,肝火風濕熱為患也。宜泄降法。
淡芩炭(三錢五分) 白蒺藜(四錢) 忍冬藤(四錢) 陳皮(一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黃甘菊(三錢五分) 絲瓜絡(三錢) 赤苓(三錢) 赤芍(三錢) 土貝(四錢) 生米仁(四錢) 苦丁茶(一錢) 白茅根(一兩,去心)
王 鼻:鼻痔腫塞,流黃水,不聞香臭。此肝脾濕熱為患也,不易速效。
蒼耳子(三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先煎) 生米仁(四錢) 白茅根(一兩) 辛荑(三錢,包) 白蒺藜(四錢) 赤苓(三錢) 苦丁茶(一錢) 薄荷(五分,後下) 陳皮(五錢) 澤瀉(三錢)
潘 目:目赤、星翳稍愈,步履較前稍能輕便,脈弦,腰背痛。宜治所急。
桑葉(三錢) 白蒺藜(四錢,去刺) 蕤仁(三錢五分) 淮牛膝(三錢五分,鹽水炒) 白杏仁(四錢,去尖) 甘菊瓣(三錢) 木賊草(一錢) 原金斛(三錢,先煎) 象貝(四錢,去心) 石決明(一兩,先煎) 夜明砂(三錢,絹包) 川斷(三錢,鹽水炒) 沙苑子(三錢五分,鹽水炒)
胡 鼻:鼻衄得止,火癤仍竄之不已,積熱人陽明、營分,兼之風痰入絡,痰核凝伏,須兼顧立方。
玉泉散(三錢,絹包) 鮮桑葉(三錢) 忍冬藤(四錢) 鮮蘆根(一兩,去節) 鮮生地(七錢,打) 白蒺藜(四錢) 丹皮(三錢五分) 清麟丸(二錢,包) 羚羊角(七分,另煎) 海蛤粉(五錢,包) 土貝(四錢)
杜 耳:氣陰不足,由來己久,氣虛則積痰,陰虛則火浮,痰與火上蒙清竅,耳鳴重聽之所由來也。脈濡滑。治宜標先後本,俾無助火滯痰之弊。
全瓜蔞(四錢,切) 生龜版(七錢,先煎) 黃甘菊(三錢) 靈磁石(三錢,生,先煎) 鹽半夏(三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丹皮(三錢五分) 橘紅(一錢) 陳膽星(一錢) 煅礞石(三錢五分,先煎) 澤瀉(三錢) 鮮竹瀝(一兩五錢,生薑汁一滴溫服)
杜 耳:腎開竅於耳,腎水不足,木火挾痰氣乘之,遂成重聽。脈左部軟弦,右軟滑實。積根深遠,非標本治之不可。
原生地(七錢,秋石五釐拌) 陳皮(一錢) 磁朱丸(五錢,絹包) 甘菊瓣(三錢五分) 龜膠版(七錢,生,先煎) 鹽半夏(三錢) 白芍(三錢) 苦丁茶(一錢) 石決明(一兩五錢,先煎) 陳膽星(一錢) 海浮石(五錢) 鮮竹瀝(一兩,沖)
沈 鼻:水不涵木,木火挾風毒結於眼胞,毒腫潰至甚,攻及鼻內,潰至鼻梁,牙關緊,半面盡腫,脈細數。內外同病,不易奏功。
生龜版(五錢,先煎) 白蒺藜(四錢,去刺) 辛荑(三錢五分,絹包) 絲瓜絡(三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先煎) 連翹(三錢,朱拌) 赤芍(三錢) 忍冬藤(四錢) 飛青黛(七分,包) 丹皮(三錢五分) 土貝(五錢,去心) 甘菊瓣(三錢五分)
趙 耳:耳疳,濕熱病也。刻正滋蔓之時,不易即松。
淡芩炭(三錢五分) 甘菊炭(三錢五分) 銀花(三錢) 石決明(一兩煅,先煎) 陳皮(一錢) 茯苓(四錢) 赤芍(三錢) 生米仁(三錢) 白茅根(一兩)
闕 目:目赤起星,視物不明,兼之右大指㿉膿,防轉疔。非兩顧不可。
桑葉(三錢) 浙菊(三錢五分) 石決明(一兩,煅,先煎) 忍冬藤(四錢) 丹皮(三錢) 白蒺藜(四錢) 決明子(三錢) 土貝(四錢,去心) 連翹(三錢) 赤芍(三錢) 夜明砂(三錢,絹包) 白茅根(一兩,去心) 蕤仁(五分,去油)
徐 鼻:伏熱蘊蒸肝肺,鼻中生瘜肉,腫塞鼻竅,舌邊碎,唇乾燥,頭眩。宜清化泄降。
清氣化痰丸(四錢) 土貝(五錢,去心) 夏枯花(三錢五分) 丹皮(三錢) 石決明(一兩,先煎) 陳皮(一錢) 赤芍(三錢) 連翹(三錢) 淡芩炭(三錢五分) 生米仁(四錢) 絲瓜絡(三錢) 白茅根(二兩) 苦丁茶(一錢)
敷藥用沖和,因熱重而稍加消堅,否則止用沖和足矣。
史 耳:耳根痰癰,甫潰頭,膿出甚暢,四圍尚有未消之處。仍宜泄風宣絡,以冀藉此完口。
桑葉(三錢) 歸鬚(三錢) 忍冬藤(四錢) 白蒺藜(四錢) 丹皮(三錢) 赤芍(三錢) 絲瓜絡(三錢) 鉤勾(三錢,後下) 連翹(三錢) 土貝(五錢) 夏枯花(三錢五分) 桑枝(五錢) 白茅根(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