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xx,女,20岁,农场职工。
初诊(1974年12月13日)
头晕耳鸣,房屋旋转,胸闷泛恶,时作时止。喉间痰多。病历数月,前医迭进平肝潜阳之剂,病情未减。脉细数,苔白腻。肝阳挟痰,上扰清窍。治拟平肝和胃,化痰降逆。
真珠母一两,穞豆衣三钱,菊花三钱,白芍三钱,姜竹茹三钱,茯苓三钱,青陈皮各三钱,白蒺藜三钱,旋复花三钱(包),代赭石一两,生姜三片,佛手三钱。六剂。
二诊(12月20日)
前进平肝和胃、化痰降逆之剂,咯痰增多,呕吐已瘥,眩晕亦减,惟二颞跳痛。苔、脉如前。痰浊渐化,肝阳未平。再宗原意。
原方去姜竹茹。六剂。
三诊(12月27日)
眩晕渐平,胸闷亦减,但觉倦怠嗜睡。脉细软,苔薄白。在肝阳痰浊扰动之后,脾胃未健,精神未复,前法加入健脾和胃之品。
旋复花三钱(包),青陈皮各三钱,白术三钱,茯苓三钱,佛手三钱,白蒺藜三钱,真珠母一两,白芍三钱,菊花三钱。七剂。
按:本例头晕耳鸣甚剧,喉间痰多,苔白腻,脉细数,可见患者平素肝阳易升,痰浊留恋。一旦肝阳挟痰浊上扰清窍,则头晕目花、房屋旋转等症发作。前进平肝潜阳之剂,未能见效,因此在前法中加入竹茹、陈皮、旋复花等以化痰降逆,效果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