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服方

清·方成培
来源:重楼玉钥续编

養陰清燥湯 治肺腎陰虛,感燥而發,咽痛白腐,纏喉,及口舌白瘡,口糜唇瘡等症。方雖平淡無奇,而神效甚捷,誠喉科之津梁也。老子曰: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此則聞方,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方。

大生地(二錢) 大麥冬(二錢) 川貝母(八分) 粉丹皮(八分) 玄參(一錢) 薄荷葉(三分) 生甘草(五分)

水一鍾半,煎至五六分,溫服。

如發熱者,不必拘泥外感之有無,只照方投之而熱自退。如鼻塞音微,喑氣急者,去薄荷加玉竹二錢,北沙參二錢。若舌胎黃色而唇燥者,加真釵斛一錢。肺熱咳嗽加干桑葉三片。大便閉結三四日,未更衣者,加叭噠杏仁去皮、尖研末八分,黑芝麻三錢,或火麻仁二錢亦可。如時行燥疫,易於傳染者,加陳人中黃三分。陰火盛而咽乾不潤者,加大熟地三錢,天門冬去心二錢,女貞子一錢。若屬體質虛弱,兩脈浮數無力,或潮熱不退者,去生地,重用大熟地,而熱自除。或白腐已減,尚有些微滯於咽間不得退淨者,亦須重用大熟地至五六錢,其白即除矣。屢經效驗不爽,足徵責在肺腎可知。如喉白概已退淨,可用炒白芍八分,甜百合二錢,以固肺氣,淮山藥亦可加入。

瓊玉膏 此方治傷燥及肺腎不足白腐,音啞打嗆,並臻佳妙。

大熟地(一斤) 北沙參(二斤) 玉竹(一斤) 白茯苓(六兩) 白蜜糖(八兩)

上將地黃,用竹刀切碎,同沙參、玉竹、茯苓用長流水入大砂鍋內熬汁,以熟地汁盡渣枯為度。再過濾力絞去渣,加白蜜再熬成膏。另置淨瓶內,以蠟封固懸水井中一晝夜,取起,再隔水煮半日。每用開水點服,神效非常。切勿因平淡無奇而輕視之。

兩富湯 此方金水相生,治白腐音啞,甚妙。

大熟地(一兩) 大麥冬(一兩)

取長流水與井水各半,煎濃,徐徐服之。

兩儀湯 治白腐打嗆,音啞氣喘等候,莫妙於此方,真乃救危之法。未誤服表散辛溫之劑者,均可以挽回。若經誤投,雖用此亦無能為矣。

人參 大熟地

用長流水煎服。或加麥冬亦可。

甘露飲 治喉白咽乾不潤,咳嗽唇燥,舌乾等候。

大熟地(三錢) 大生地(二錢) 玉竹(三錢) 大麥冬(去心,二錢) 天門冬(去心,一錢) 馬料豆(二錢) 炙甘草(四分)

是方得人參更妙。井水二鍾,文火煎服。

證治總不外乎辛涼養陰清潤,若稍兼疏表,不惟不效,且反增劇。亦有初起即不宜辛涼,遂當養陰者,種種權變,須存乎其人,非呆法可定也。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