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25岁。2002年7月2日就诊。一个月来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头痛、嗅觉尚好,饮食可,大便略干,小便正常,时有心慌心跳。曾用滴鼻Ⅱ号加地塞米松或苯海拉明滴鼻,并口服霍胆丸、千柏鼻炎片、杞菊地黄丸、维生素C及维生素B1等药,服药后症状无好转,每日仍喷嚏频频,清涕不止。局部所见:双下鼻甲轻度水肿,左侧鼻腔黏膜苍白,双鼻底有清水样分泌物。舌质正常,苔薄白,脉细。
脉症合参,诊为鼻鼽。证系心之气血不足,以致营卫不和。治宜益气养血、调和营卫之法。处方:炙甘草10g,党参10g,生姜3片,桂枝3g,麦冬10g,生地10g,麻仁10g,阿胶10g(捣碎冲服),大枣3枚,服6剂。局部用0。5%的麻黄素滴鼻,每日3次,治疗1周后,症状完全消失,鼻已通气,头已不痛,双侧鼻黏膜正常。未再用药,已告临床治愈。
按:鼻鼽又称"鼽鼻"、"水"等。本病与西医的"过敏性鼻炎"颇相近似。其病因多认为是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固,营卫不调,卫外功能下降而引起;或因脾气虚影响肺气亦虚;也有因肾气虚所引起肺气不足的。在治疗上多以调和营卫、补气固表之法。桂枝汤加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加玉屏风散等都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方剂。但本例虽经服用调和营卫、补气固表之方,仍不能奏效,究其因为,一般症状虽都属肺气虚,惟有心慌心跳不同其他,脉见于细,细脉乃为气血虚弱之象,故考虑为心气不足,心血虚弱而致肺气虚。因心血与肺气相互依存,若心血不足,则肺气的功能也受其影响;心气不足,血脉运行不畅,也会使肺的宣降功能失调。两者皆可导致肺卫不和,卫表不固,故心之气血虚弱,也是引起营卫不和的原因之一。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方中炙甘草、党参、大枣补益心气;生地、麦门冬、麻仁、阿胶滋阴补血;桂枝、生姜通阳而和营卫。故本方共奏益气补血,滋阴温阳之功。鼻鼽虽属营卫不和而引起,但造成营卫不和的原因较多,因此,对本病须辨证施治,方能收到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