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繹病源,本屬暑濕熱三氣之因也,始而濕秘,後以熱結,所感暑邪能不久變乎?然此初、中、末三者,而道其常,尚未言其變。所變者何?昔肥今瘦,瘦人多火,濕已化火,火已就燥,而況更有變者。痰結肺經,而取效葶、杏,熱結腸間,又增大便如慄。甚至肺與大腸相為表裡,二金同受火刑,皮膚燥脫,豈非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之一驗乎?若夫水液渾濁皆屬於熱,內熱生痿,不能起床,鼻之燥、耳之鳴,眼之淚,熱象不一而足,陰亦不一而傷。至於口中不渴,似屬令人不解,然亦不難。曰久病入絡,絡亦主血,血主濡,所以但干而不渴耳。宗無陰則陽無以化例,請政。
鮮首烏 姜炒山梔 石決明 方解青鹽 杏仁 牛膝 柏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