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悸起因,傳為顫振,繼以寤寐不寧,左脈細軟,右關弦數,數則為火,弦則為痰,細軟又主乎虛。虛在肝腎,兼以痰火,結在脾胃,所以肢體軟弱,口燥身疼也。連日固本,既屬安適,可無更張。惟痰火內勝,不以十味溫膽法加減佐之,以為標本兼顧之計,俾得虛不再虛,未知是否?同石盤竹香先生議。
人參 大熟地(浮石拌炒) 棗仁 歸身 天冬 大生地 茯苓 橘紅 竹茹 川貝 柏仁 龍齒 石決明
次診
病顫振振,乃陰氣爭勝,顫則陽氣不復。其勢之來,上衝則鼓頷,四散則肢動。至於肉瞤筋惕,不過來勢之輕者。治此病者,平補鎮心而已。惟肝不藏魂,寤寐失常,膽又內怯,驚悸時作,加以痰火串入,用法須兼備免厥塞擬方。侯石盤竹香先生均政。
龍齒 人參 歸身 遠志 茯神 橘紅 棗仁(川連三分拌炒) 膽星 石決明 半夏(竹瀝拌) 秫米 竹茹 鉤藤
再次診
顫振不發於冬至,已責陽氣不復。此在冬至以前發者,尤為陽氣不復,不言而喻。至於陰氣爭勝似未明言,而知陰氣之得爭以勝者為陽氣不充未經來復之故。陰氣何能爭勝然,陰之爭勝固明,而其所爭所勝之陰究系何物邪氣?曰肝屬陰,痰亦屬陰,痰生於脾,脾經所生之痰,內因肝經之陰火下動,動則生風,陰痰亦隨之而逆,此顫振之所來也。豈獨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而已哉?惟本有驚悸,此因顫振而更劇,無怪乎有寤多寐少等症也。
人參 冬朮 茯神 炙草 半夏 陳皮 大生地 麥冬 歸身 白芍 棗仁 遠志 秫米 石決明 竹茹 鉤藤
先服磁朱丸三錢,陳皮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