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注序

元·王國瑞
来源: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天有十干,地支十二。以干加支,常遺其二。二一合化,五運六氣,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一而不重壬癸,壬癸乃重其位。陰陽不質,五行質氣,氣質既形,胎生墓死,所以甲猶草木,原因壬癸。氣行於天,質具於地。質氣之分陰質、陽氣,故陽主變化,陰主專靜,而莫自制。是以陽府示原,陰藏隱秘。然夫自子至巳,六陽化合;自午至亥,六陰變化。惟壬得一,癸二從之,為陰陽動靜之樞紐,氣數欲兆之時。故氣運一周,一會於壬癸,交接揮持,莫為其紀,故子午流注真訣,甲始於戌而壬亥為終,壬子、癸丑為終始之地。一順一逆,一縱一橫,一起一止,一變一互,一合一化,一君一臣,一佐一使,一生一克,一母一子,一夫一婦,交神合氣,變化無窮。所以一歲總六十穴,月、日、時,刻,一刻備六十穴,歲明,月、日如之,其何以然哉!日、月,三十日則一會於壬,河圖一穴居北而括萬極,此皇極先天之數所由起,五行五氣,所由化合,子午流注針法之心要也,神之變化淵乎哉!

詩曰

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

庚是大腸辛是肺,壬屬膀胱癸腎詳。

地支十二屬

十二經行十二時,子原是膽醜肝之,

肺居寅位大腸卯,辰胃流傳巳在脾,

午字便隨心臟定,未支須向小腸宜,

申膀酉腎戌包絡,惟有三焦亥上推。

陰陽經絡所屬

手之三陰:肺,太陰;心,少陰;心包,厥陰。

足之三陰:脾,太陰;腎,少陰;肝,厥陰。

手之三陽:小腸,太陽;三焦,少陽;大腸,陽明。

足之三陽:膀胱,太陽;膽,少陽;胃,陽明。

直年司天歌

子午少陰居,心腎共相宜,卯酉陽明胃,大腸當共知,寅申少陽膽,三焦自有期,巳亥厥陰肝,心包脈細微,辰戌行太陽,膀胱及小腸,丑未太陰土,脾肺是其鄉。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