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

清·陈士铎
来源:本草新编

防風,味甘、辛,氣溫,升也,陽也,無毒。系太陽本經之藥,又通行脾、胃二經。古人曾分上、中、下以療病,其實,治風則一。蓋隨所用而聽令,從各引經之藥,無所不達,治一身之痛,療半身之風,散上下之濕,祛陰陽之火,皆能取效。但散而不收,攻而不補,可暫時少用以成功,而不可經年頻用以助虛耳。

或問通聖散,專恃防風以散風邪,可常用乎?曰:此方暫服尚不可,烏可常哉。蓋防風散人真氣,即以之散風邪,亦未可專恃也。

或問防風得黃耆,則不散邪而輔正,是防風亦可補之物,先生何謂攻而不補乎?夫黃耆得防風,而其功更大,未聞防風得黃耆,而其功更神,然則防風仍是攻而不補,非攻而亦補之物也。近人皆以防風為散風神藥,毋論外感與非外感俱用之,乃服而不效也。

或疑所用之不多也,更加分兩,以致散盡真氣,不可哂乎?殊不知防風宜於無風之時,同黃耆用之,可以杜邪風之不入於皮毛,非風邪已入而可用之物也。古人名一物,必在深意,顧名而可悟矣。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