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汁去面䵟,徐氏不解,葉香岩謂升少陰,徐氏復不信,不知此最易曉耳。菟絲延草木則根斷,子中脂膏最足,故補腎精而主升。面為陽明之脈,而菟絲甘辛而溫,能由陽明經上入於面,以施其滑澤之功,面䵟焉得不去,竊願以此釋徐氏之疑。
脾主肌肉,菟絲以寄生根斷之性,補益其脾,故能充衛氣而肥健,老學庵筆記謂久服生疽,其氣之溫可知矣。
他物補腎,補之而已,此能於補中寓升,故其治精自出溺有餘瀝,不得以澀劑目之。治消渴,則是化腎中之陰以升其液,亦非滋陰之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