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

清·周岩
来源:本草思辨录

竹青而中空,與膽為清淨之府,無出無入相似。竹茹甘而微寒,又與膽喜溫和相宜。故黃芩為少陽經熱之藥,竹茹為少陽腑熱之藥。古方療膽熱多用竹茹,而後人無知其為膽藥者。

噦逆之因不一,胃虛而膽熱乘之,亦作噦逆。橘皮竹茹湯,以參棗甘草補胃養陰,橘皮生薑和胃散逆,竹茹除膽火則為清噦之源。橘皮湯無竹茹者,以手足厥為肝逆也。婦人乳子之時,中虛膽熱,膽熱必犯其胃,嘔逆而至煩亂,熱亦甚矣。竹皮大丸,以石膏白薇除胃熱而斂浮陽,竹茹涼膽而清其源,恐中虛難任寒藥,故加桂枝之辛甘以導之,藥兼陰陽,故加甘草以和之。喘則以柏實輯肝氣,又所以輔竹茹之不逮也。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