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乾隆三十有七年,恭逢聖天子稽古右文,特詔徵購遺書,用儲乙覽。 而余以向任館職,奉上游委以彙覈之任,凡江右諸書所得見者,幾千百種, 其間純駁互出,固不盡為不朽之業,然巨編單帙,盈積箱案,固已顯晦無遺矣, 得與寓目者,洵洋洋乎大觀也哉。宜黃黃太學宮繡,以其故父為鶚所著理解體要二卷, 并所自著醫學求真錄數卷,並本草求真數卷,來上兼請敘。余惟義理之學, 至宋儒而大明,發明宋儒之蘊,更元明諸儒而大備;宜黃古臨川郡也, 計是郡之談理者,宋有象山、元有草廬、明則康齋,皆以絕人之資,發其自得之學。 黃君之書,其資既與數先哲相若,且能於章句訓詁之餘,不溺於口耳詞華之習, 薈粹儒家者流以為此書,可不謂能自拔於流俗之外者歟。太學於敬讀父書餘暇, 肆力軒岐,夫古人以良醫之功,比方良相,蓋古仁者,及人利物之心,類如是耳, 否則博施惠眾,其事靡窮,而良相良醫,厥人有數,矢願固谹,恐反於仁之術隘矣。 今太學之為此書也,於史為方技家言,而能歸重立品正情,則不獨藉以寄其良相之思, 亦將自溥其近譬之念,固迥與世之鬻技者殊矣。爰不卻其請,以所上二書,郵申書局, 以備採擇,而并敘其概如此云。
時乾隆三十八年季冬月賜進士出身誥授中憲大夫江西分巡廣饒九南兼管水利兵備道加二 級紀錄一次前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左春坊左贊善翰林院編修 江寧 秦承恩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