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慄
見腎補。
牛乳
甘微寒,潤腸胃,補虛勞,解熱毒。乳酥力稍遜,宜於血熱枯燥之人。
羊乳
補肺腎,潤胃脘大腸之燥。
豬腸
入大腸治腸風血痔油利腸潤燥散風解毒殺蟲滑產。
阿膠
見肺補。
(和)砂仁
見脾和。
連翹
見心和。
土茯苓
甘淡平,去陽明濕熱,以利筋骨、利小便、止泄瀉,治楊梅瘡毒,誤服輕粉成疾者,服此能去輕粉之毒。
旋覆花
見肺和。
榆白皮
甘平滑利,入大小腸膀胱,利諸竅,滲濕熱,滑胎,下有形滯物,治嗽喘不眠。
訶子
見肺和。
杏仁
見肺和。
薤白
辛苦溫滑,泄下焦大腸氣滯,散血生肌,調中下氣,取白用。
罌粟殼
見肺和。
赤石脂
甘溫,酸澀體重,固大小腸,直入下焦陰分,而固下收濕止血,催生下胞衣,為久痢泄澼要藥。
禹餘糧
甘平而澀胃大腸,血分重劑,固下治咳逆,下痢催生。
龍骨
見心和。
(攻)大黃
見胃攻。
皂角
見肺攻。
雷丸
苦寒,入胃大腸,功專消積殺蟲而能令人陰痿。
桃仁
見肝攻。
元明粉
辛甘鹹冷,去胃中實熱,蕩腸中宿垢,潤燥破結,用代芒硝,性稍和緩。
芒硝
辛鹹苦大寒,峻下之品,潤燥軟堅,下泄除熱,能盪滌三焦腸胃實熱,推陳致新,治陽強之病無堅不破無熱不除,又能消化金石,誤用伐下焦真陰。
朴硝
性味功用與芒硝同,而尤為酷澀性急,芒硝經煉故稍緩。
(散)升麻
見脾散。
秦艽
見肝散。
白芷
見肺散。
麻黃
見肺散。
(寒)黃芩
見心寒。
白頭翁
苦寒,入胃大腸血分,堅腎涼血瀉熱。
漏盧
見胃寒。
鮮生地
見腎寒。
木通
見小腸寒。
山豆根
見心寒。
馬兜鈴
見肺寒。
薔薇根
苦澀而冷,入胃大腸,除風熱、濕熱,殺蟲。子名營實,酸溫,主治略同。
槐實
即槐角,苦寒純陰,清肝膽,涼大腸,瀉風熱。槐花苦涼,瀉熱涼血,功同槐實,陳者良。
川楝根
見肝寒注。
柿
見肺寒。
梨
見肺寒。
(熱)肉果
見脾熱。
蓽茇
見胃熱。
吳茱萸
見肝熱。
石硫黃
酸毒大熱,補命門真火不足,而又能疏利大腸,暖精壯陽,殺蟲療瘡,救危之藥,服之多發背疽。土硫黃辛熱腥臭,止入瘡藥,不堪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