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陽膀胱

清·姚澜
来源:本草分经

(補)紫河車

見通行補。

(和)烏藥

見肺和。

榆白皮

見大腸和。

豬苓

苦甘淡平,入膀胱腎,升而能降,利濕行水,與茯苓同而泄更甚,利竅發汗解濕熱。

茯苓

見脾和。

琥珀

見肝和。

雞肫皮

見小腸和。

蠶繭

甘溫,能瀉膀胱相火,引清氣上朝於口,止消渴,去蠶蛹用。

(攻)葶藶

見肺攻。

防己

見通行攻。

(散)前胡

見肝散。

羌活

辛苦性溫,氣雄入膀胱當遊風,兼入肝腎氣分搜風勝濕,治督脈為病周身百節痛。

防風

辛甘微溫,搜肝瀉肺,散頭目滯氣經絡留濕,主上焦風邪、膀胱經症,又為脾胃引經去風勝濕之藥,同蔥白用能行周身。

藁本

辛溫雄壯,為膀胱經風藥,寒鬱本經頭痛連腦者必用之,治督脈為病脊強而厥,又能下行去寒濕。

麻黃

見肺散。

桂枝

見肺散。

(寒)知母

見腎寒。

龍膽草

見肝寒。

白蘚皮

見脾寒。

瞿麥

見小腸寒。

茵陳

苦寒,燥濕勝熱,入膀胱經發汗利水以泄脾胃之濕熱,治黃疸陽黃之君藥。

花粉

見胃寒。

木通

見小腸寒。

澤瀉

甘鹹微寒,瀉膀胱及腎經火邪,利小便,功專利濕行水,治一切濕熱之病,濕熱除則清氣上行,故又止頭旋,能損目。

海金沙

見小腸寒。

車前子

甘寒,清肺肝風熱,滲膀胱濕熱,利水而固精竅。車前草甘寒,涼血去熱,通淋明目,能解肝與小腸之濕熱,須取葉用。

地膚子

甘苦寒,入膀胱除虛熱,利水通淋,治瘡疥。葉作湯浴,去皮膚風熱丹腫,洗目除雀盲。

石葦

苦甘微寒,清肺熱以滋化源,通膀胱而利水濕,善能通淋。瓦葦治淋亦佳。

黃柏

苦寒微辛,沉陰下降,瀉膀胱相火,為足太陽引經藥,除濕清熱退火而固腎,治癱痿骨蒸瀉痢諸瘡,尺脈有力者方可用,生用降實火,炒黑止崩帶,酒製治上,蜜制治中,鹽制治下。

川楝子

見肝寒。

滑石

淡寒滑,膀胱經本藥,亦入肺清其化源,而下走膀胱以利水,通六腑九竅精液,除上中下三焦濕熱,消暑降火蕩熱滲濕。

阅读2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