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版药典,有关于川贝母的描述: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问题1: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
“积雪融化后”那不就是春天吗?除了冬天不挖,三季都可以挖贝母?
高原的冬天有半年,五、六月开春,七、八月夏天,九、十月就入秋了。我曾经参加过松潘的援建工作,也问过多个西部采贝母的人,大家的一致意见是,应该是春夏采挖,川贝母没有到秋天才采的。
也许在其他地方的确有是秋天采的,希望搞搞清楚。
2.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
除去“须根”和“泥砂”都好理解,就是这“粗皮”两个字,很多挖贝母的农民不明白,川贝母从土里挖起来都是白白净净的,哪来的粗皮啊?看下图。
后来我了解到,就是这个黄棕色干瘪瘪东西,听说有的地方把它称为“粗皮”。我在野外告诉挖贝母的人说那叫粗皮,挖贝母的人说“那也叫皮皮?皮应该是包裹在外面的东西,它根本也没把贝母包住啊”,我问他们“那玩意叫什么呢”?他说他们也不知道,“这东西晒干了,用手轻轻一抹就和须根一起掉下来了,谁管他叫什么”?反正说它是“皮”不太好理解。
其实那个东西是上一个年度贝母的鳞片,新的鳞片从里面长出来,把它撑开,老的也就萎缩干瘪了。这就是贝母鳞片一年一度的替代生长。
建议改为——除去须根、老鳞片残片和泥沙。
这样可能会更加严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