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美中运用千金苇茎汤治肺痈医案

来源:

张某,男性,40余岁。

主诉及病史:吐脓血三月后入某医院,住院2个月无效果而出院,请中医治疗。

诊查:诊其脉,右寸虚数;问其症状,口燥咽干,胸胁隐痛,二便赤涩,咳腥臭脓血痰;验其痰,置水中则沉,以双箸挑之,断为两段。

辨证:诊为肺痈无疑。

治法:古人治肺痈,初起用枯梗汤。日久病重者,用桔梗白散。此症肺脉虚数,恐峻剂伤正,再三考虑,乃取千金苇茎汤,因它具有重不偏峻,缓不偏懈的优点。

处方:鲜苇茎(取在土中直上之茎,去软皮及节)30g 瓜瓣(即甜瓜子)15g 桃仁(去皮带尖)10g 薏苡仁24g

水5盅,先煮苇茎,去渣,取3盅,再人诸药,煮成2盅,分服,先服10剂。

二诊:药后口燥咽干见轻,二便稍清畅,吐臭脓血如故。嘱再照原方服药10剂,

三诊:脉数稍减,胸隐痛吐臭痰如故,拟加强药力。以祛毒,排痰,补肺。

处方:川贝母12g 金银花10g 桔梗3g 薏苡仁15g 白及3g陈皮3g 甘草3g 甜葶苈3g 生姜1片 7剂

四诊:前方药服5剂后,患者即来云:药后不仅无效,且症情急剧转重,胸部烦懑,臭痰加多,脉亦增数。是药不对证,故有这种现象,仍改用苇茎汤,服药10剂。

五诊:诸症又随药转轻,吐痰臭味几无。因嘱长期服苇茎汤,若逐步见好,则无须频诊。

六诊:月余后,胸部畅适,痰基本无臭味,嘱再服药5至10剂,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情况良好。

按语:苇,前人谓即芦。我故乡(河北滦县)谓茎直上高3~5尺者为苇;伏地而匍行,地下根有达3~5丈者为芦,此方用鲜苇茎即可,其味甘寒无毒,主肺痈烦热;瓜瓣,黄熟味甘者佳,主腹内结聚,破溃浓血,最为内痈要药;桃仁主瘀血内结;薏苡仁主补肺清湿热。总观苇茎汤有化血成痰之功,肺痈所吐脓皆为瘀血所化。(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281-282,岳美中医案)

阅读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