凃晋文治疗心悸肝郁血虚证医案

来源:

李某,女,34岁,2016年9月5日初 诊:诉心慌5年,加重1周。现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近日因担心孩子学习情况等,心慌进行性加重,现 心慌时作,伴全身乏力,夜寐欠佳,平素郁郁寡欢,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查其语声低微,喜叹息,面色淡白。辨证当属血虚肝郁证,治当养血安神、疏肝解郁、益气宁心,方用天王补心丹合逍遥散加 减,方药:熟地20g,当归15g,麦冬15g,天冬15g,玄参10g,炒枣仁15g,柏子仁10g,远志10g,丹参15g,五味子10g,柴胡10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6g。14服,水煎服,每日1服,分2次服用。

9月19日二诊:服药后患者诉心慌、四肢乏力明显改善,仍时有烦躁,夜寐欠佳,舌淡苔白,脉弦细。上方加香附15g,川芎10g。14服,水煎服,每日1服,分2次服用。

10月3日三诊:患者诉心慌已未再发作,自觉心情平和,但夜间睡眠仍然欠佳,舌淡白,脉弦。上方调炒枣仁30g,知母20g,煅龙骨20g,合欢皮15g。14服,水煎服,每日1服,分2次服用。

10月17日四诊:患者诉诸症好转,想要继续服用巩固治疗,遂将方药做成丸剂,嘱患者继服3个月。

按:本例患者平素喜叹息,可知患者肝气郁结,终致肝阴肝血耗损,进而疏泄调达失职。肝为心之母,母病及子,久则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故发为心慌不适。结合患者舌脉之象,可明确患者为心悸,属肝郁血虚证。方用天王补心丹合逍遥散加减,天王补心丹偏于滋补肝肾之阴,逍遥散偏于疏肝解郁,两方合用,共奏养血安神、疏肝解郁、益气宁心之功。熟地自古以来即是滋阴补血之妙药,方中重用熟地养心血、滋肝阴为君药。天冬本为滋补肺肾阴虚内热之要药,与玄参、麦冬配伍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使相火无以扰动心神而心悸。丹参、当归重补心血以养心神,且补而不滞。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远志均为安神定志之品。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调达。白术、茯苓健脾养血,行气解郁,与柴胡合用可助柴胡疏肝行气,与熟地、当归、天冬等合用,可气血双补,使全方补而不滞。甘草调和诸药。(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阅读2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