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5岁,既往甲状腺及乳腺结节病史,于2年前由于工作琐事与单位同事发生争执,自此以后开始出现失眠多梦,伴头晕脑胀,情绪不稳,善太息,胁及乳房胀痛不适,咽干口苦,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听闻他人在马云枝教授这里治好了备受煎熬的顽固性失眠,故慕名来诊。
查体:慢性病容,神情憔悴,眼周发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马云枝教授详细询问病史后诊断:肝郁化火型不寐;治以疏肝清热、养血健脾;方选丹栀逍遙散加减,处方如下:牡丹皮,炒栀子,当归,白芍,茯神,柴胡,炒白术,桂枝,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薄荷。
心得体会:询问病史,究其发病原因源于平时工作压力较大,且与同事之间关系紧张,常因琐事发生争执,症见情绪不稳、口苦咽干、胸胁及乳房胀痛,舌红苔薄黄,马云枝教授辨证本病属肝郁气滞化火型不寐。
女子以气为用,以血为本,结合肝喜调达而恶抑都,女子以肝为先天等理论,肝气郁滞易伤及阴血,导致经血不利,脉络不和则出现月经失调,胸胁乳房胀痛等症状;肝郁化火,阳亢火旺则出现夜寐不宁,咽干口苦;脉络郁滞,气血不能上荣于脑,则会出现头晕昏胀。马老师强调指出对于此类患者要注重疏肝调肝,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理气机;白芍补血敛阴,与柴胡相须为用,一疏一敛调和肝气;牡丹皮清热滋阴,栀子清解肝热;白术健脾益气,扶脾益肝;阴血不足,以当归补血荣肝;佐以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合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调和阴阳,潜镇摄纳,茯苓易茯神加强宁心安神之功。全方共奏调和阴阳,疏肝理脾之效。
马云枝教授,主任医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获批者,河南省第四批优秀专家,首届河南省名中医。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院长,河南中医药大学帕金森病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中医药青苗人才培养项目指导老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郑州市金水区第九、第十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