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学胆胀病上热下寒从肝治医案

来源:

郝某,女,34岁,长春市二道河子区人,患胆胀3年余,1982年11月初就诊。

该患者症见:右胁胀痛而闷,甚则痛剧,腹胀,纳呆,口苦,嗳气,矢气,大便时溏时干,午前发热、午后身寒,舌红、苔白而厚,脉弦迟。经多方治疗无效,故来我处会诊。余诊后根据以上证候,认定此病先病于胆,而后病于肝、导致肝气不疏,少阳生发之气不宣,引起上热下寒之证。法以和肝利胆、调和阴阳,以乌梅丸加减主之。

药用:乌梅10克,细辛3克,炒川椒10克,炮姜15克,姜黄连10克,姜黄柏10克,肉桂5克,姜黄20克,酒洗茵陈25克,水煎服。共服15剂,病得痊愈。

按语:肝胆相表里,互为相关。若是先病于胆者,胆失通降之能,少阳生发之气内郁,肝失疏泄,胆汁排泄受阻,导致肝郁胆胀,故用和肝胆法。方用乌梅丸,正是治疗厥阴肝经寒热错杂之证。厥阴内寄相火,阴中有阳,及其为病,每厥热相兼,寒热错杂,唯宜乌梅丸一方加减,寒热并用,为邪正兼顾之剂。

任继学,国医大师、国家名老中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内科专家。吉林省扶余县人,1941年师从吉林省名医宋景峰。1946年先后在吉林扶余县第十六、十八区卫生所从事中医医疗工作。1954 年在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8 年在北京中医学院教学研究班学习。1960 年回到长春中医学院工作。先后被国家确定为首批、二批、三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2004年荣获国家卫生部“白求恩奖章”。2009 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国家名老中医,吉林省中医药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老的著作和学术思想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尤其在中医急诊学方面卓有建树,对中医内科的出血性中风、心脑、肾病等疑难杂症在诊疗理论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其理论研究、抢救方案、临床疗效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创立了急性缺血性、出血性中风和真心痛的独特病机理论及治疗法则。主编《中医急诊学》等多部著作,出版专著《悬壶漫录》、《任继学经验集》,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创制醒脑健神胶囊等十余种新药,曾获国家级、省部级多项奖励。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