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男,35岁。1975年8月6日初诊:患者在半年前曾患急性肾炎,经积极治疗后水肿很快消失,但没有坚持服用药物,不久水肿又作,复治肿势不减,求治于赵氏。现症见:周身水肿,按之没指、微热口渴、胸脘满塞、泛恶纳呆、小便短少,舌边尖红、舌苔白腻、脉细弱。
证属脾虚水泛,湿郁化热。治宜健脾化湿,兼清郁热。方用五苓散合五皮饮。
药用:桂枝9克,茯苓12克,猪苓9克,白术9克,泽泻9克,陈皮9克,大腹皮9克,厚朴9克,藿香6克,半夏9克,车前子12克(包),玉米须30克。
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后,小便量多,腹胀满闷有减,其他如旧,仍用前方略有出入,续服半个月余。
三诊:水肿全消,食纳增加,唯气短乏力。舌苔薄白,脉细弱。治宜健脾益气,以资化源。
药用:党参9克,黄芪12克,白术9克,茯苓12克,陈皮9克,山药20克,泽泻9克,炙甘草6克,当归9克。水煎服,连服12剂,调理而愈。
【按】肾炎水肿属于中医风水的范畴,本例患者脾虚湿重,湿中有热,故而治从脾胃,偏于清热利湿,采取先攻后补的方法进行治疗。且赵氏善用经方,本例开始用五苓散合五皮饮,后期用四君子汤加味而调理善后,因此,临床疗效显著。(引自《赵清理心得验案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