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消浊汤加减治疗膏淋医案

来源:


患者男,36岁,2012年3月22日初诊。

主诉:小便浑浊10年余。病史:患者自述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小便浑浊如白浆,不伴疼痛,反复发作,尿检乳糜试验(+),血检丝虫(-),曾服中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至我工作室门诊寻求治疗。刻诊:小便浑浊,色如白泔。腰酸腿软,时伴早泄。饮食、睡眠、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滑。

西医诊断:乳糜尿。

中医诊断:膏淋。辨证:肾虚湿热证。治法:益肾清热利湿。方药:苦参消浊汤加减。

苦参20g,大抽芪30g,熟地15g,怀山药20g,山萸肉15g,土茯苓25g,川萆解15g,车前草、子(包煎)各15g,石菖蒲15g,台乌药15g,益智仁20g,炮山甲(先煎)8g,翻白草30g,射干15g。

14帖,水煎服,每日1帖。嘱其忌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二诊:2012年4月5日。病史如前,服用前方后,小便转清,偶有晨起小便黄,晚间口干,大便稀溏,余无特殊不适。舌淡红苔薄黄,脉滑略数。方药:药已中的,疗效初显,宗古人“效不更方”之训,药用2012年3月22日方去炮山甲;加生、炒薏苡仁各20g,白茅根20g。14帖,水煎服,每日1帖。

三诊:2012年4月26日。病史同前,服药后诸症缓解。但近期因劳累复发一次,小便混浊如泔水,大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方药:此乃中医之劳复,因前法效佳,仍循之。药用2012年月22日方去炮山甲;加白茅根20g,芡实25g,淡全虫6g。14帖,水煎服,每日1帖。

按:乳糜尿属于中医学“膏淋”范畴,先生治疗本病以补益脾肾、清热利湿立法,应用其经验效方苦参消浊汤加减,收到满意效果。本案患者腰酸腿软,早泄,小便浑浊,色如白泔。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滑。四诊合参,本病病机虚实夹杂,诊为膏淋病,辨证为肾虚湿热型。选用苦参消浊汤加减。方中苦参既能清热祛湿杀虫,又能益肾养精,标本兼治,为治乳糜尿之主药。李时珍本草中记载:“苦参补肾……治风杀虫……”。以熟地滋腻补肾,养阴益血;山萸肉涩精止遗;山药补益脾肾,固本培元;重用黄芪益气健脾,以助生化之源,并能益气行水;土茯苓、射干清热解毒;复取萆薢分清饮利湿消浊;翻白草清热解毒、分清泌浊;炮山甲破血消瘀,通利水道。全方共奏益肾养精、清热利湿、澄清尿源的作用。二诊因大便稀溏,而去炮山甲,加生、炒薏仁以健脾渗湿清热,用白茅根养阴利水。三诊,因患者劳累复发,仿照前方继服,加芡实健脾固涩以实大便,淡全虫活血通络以治顽症久病。本案患者患病10年之久,虚实夹杂,治以攻补兼施,取效后守法守方,虽有反复,灵活加减,疗效仍佳。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