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某,男,46岁。2012年10月7日初诊。
6年前因受精神刺激后出现梦遗、怔忡,间断治疗,症状好转不明显,并逐渐加重,现头面热,目下肉,心悸怔忡,四末汗出,两足跗肿,四末不温,精神萎靡,面色萎黄虚浮,舌淡,苔白,脉细数。
中医诊断:遗精(相火妄动)。
西医诊断:神经官能症。
治法:宁心益肾。
处方:熟地黄15g,人参15g,煅龙骨30g(先煎),煅牡蛎30g(先煎),枸杞子15g,五味子15g,山药15g,茯神15g,牛膝15g。
7剂,水煎,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头面热减轻,仍怔忡,梦遗次数减少,目下肉消失,两足跗肿、四末汗出减轻,四肢不温略有好转。上方加菟丝子30g,继服10剂。
三诊:头面热消失,怔忡明显好转,梦遗次数减少,两足跗肿减轻,四肢不温明显好转,二诊方加覆盆子20g,继服10剂。
四诊:无怔忡,梦遗明显好转,1周1~2次,其他症状基本消失。效不更方,继服10剂。
五诊:药后梦遗基本消失,嘱停药。
按语:遗精一症,前贤各有明辨,其义各载本门,故以有梦为心病,无梦为肾病,湿热为膀胱、小肠之病。精之所藏虽在肾,然精之主宰在心。精血下注,湿热混淆而遗滑者,责之小肠、膀胱。本患者梦遗病在心,治宜心肾同治,故用宁心益肾法。因精伤及神气,故法当味厚填精,质重镇神,佐酸以收之,甘以缓之。药证相符,终获满意疗效。(《李延临床医案选》)
李延教授系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教育、科研、临床及医疗管理50余载,学术上“溯本求源”“尊古不泥古”,博采众家之所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