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恒旺运用泻青丸合升降散治疗郁证医案

来源:

邓某,男,时年60岁。

【发病过程】

主诉:郁郁寡欢2月余。

患者近2个月来出现情志不遂,郁郁寡欢,胁肋胀痛,胸闷不舒,阵阵憎寒,四肢逆冷,心烦梦多,大便干结,小溲赤热,舌红口干,两脉沉弦小数。曾至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至门诊就诊。

【首诊证候】

刻诊症见:症见神情,精神一般,头晕,胸闷不舒,阵阵憎寒,四肢逆冷,心烦梦多,大便干结,小溲赤热,舌红口干,两脉沉弦小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6分。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抑郁症。

中医诊断:郁证—肝郁化火。

治法:疏肝清热。

处方:泻青丸合升降散加减。龙胆草12克,炒栀子12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羌活12克,防风12克,僵蚕12克,生大黄4克,姜黄12克,蝉蜕4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

【随诊过程】

二诊:服药后诸症改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0分,效不更方,续服5剂。

三诊:复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3分,诸症消除,嘱患者每日户外散步30分钟,保持心情舒畅。

【按语】泻青丸出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是在五脏辨证的基础上,针对肝经实热所创的代表方。升降散出自《伤寒温疫条辨》。本案因情志不遂而起,其胁肋胀痛、胸闷不舒,皆属肝郁气滞之象;肝郁化火,内扰心神,故心烦梦多;热灼津伤,则便干溲赤,舌红口干;火郁气滞,营卫失调,卫外失司,故阵阵憎寒;阳气不达四末,则四肢逆冷;两脉沉弦主气机阻滞,数乃郁火内逼之征。综观其证,虽寒热错杂,然皆由气郁而起,故治从调畅三焦气机入手,郁解气行,则其火自泻。方以龙胆草苦寒,清肝胆实火;大黄通腑泄热,使热从大便解;栀子泄心热,使热从小便出;当归、川芎补血养肝,以护肝体;羌活、防风性辛散,以解肝经之郁,顺肝之性,散风以疏肝;僵蚕、蝉蜕质轻浮而升阳中之阳,善透邪外出;姜黄入心脾二经,行气散郁。《伤寒温疫条辨》云:“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浊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两方配伍合用,调气机而开其郁,畅三焦以泻其火,升降协调,寒温并存,通达三焦,散肝经之热,透散宣郁。

▲余恒旺,广东省名中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医师承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茂名市中医院)脑病科(广东省“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师承“薪火工程”指导老师,茂名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脑病(神经病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着重中风病、眩晕、头痛、癫痫、失眠症、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