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上林运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消渴病医案

来源:

初诊:2013年8月2日。王某,男,40岁,工人。以口干多饮、多尿3月为主诉就诊。症见:口渴多饮(24h饮水达4000 ml),多尿,每日排尿10余次,小便清长,乏力,消瘦,睡眠不佳,大便偏干,2-12天1行。查空腹血糖17.5mmol/L,尿糖 4+,无蛋白及管型。查其舌红,少苔,诊其脉弦细。证属阴虚燥热,法当滋肾润肺,生津止渴,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处方:熟地黄12g,丹皮15g,炒山药30g,山萸肉15g,泽泻10g,茯苓15g,玄参15g,天花粉20g,石斛15g,麦冬15g。7剂,水煎取400ml,分早餐后30分钟,晚睡前温服。禁忌:外感发热、咳嗽停用此药,及时就诊。嘱其控制饮食,加强运动。

二诊:2013年8月11日。服药7剂后,病情明显好转,口渴多饮,多尿乏力减轻,睡眠恢复正常,体重增加2公斤,空腹血糖降至9.6mmol/L,继服7付,水煎服。

三诊:服药7剂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降至7.6mmol/L。

按: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消渴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消渴的发生始于阴虚引起烦热,常表现为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然燥热的本质是阴虚,而六味地黄汤是滋肾阴泻虚火的代表方剂,所以,在治疗上应用六味地黄汤单方治疗就能起到满意效果。方中熟地黄重在滋补元阴,元阴得补则机体阴精得以充足,以山萸肉、山药、茯苓养阴健脾,固肾益精;泽泻、牡丹皮泻热养阴,使泻不伤正;加消渴养阴圣药花粉以生津清热,玄参、麦冬、石斛生津止渴。

高上林(1928.5-2017.4),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1954年7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63年,生前一直坚持临床工作。1954年西北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2008年被评为陕西省名老中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7年被追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