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某,女,79岁,2019年06月24 日初诊。
主诉:肢体静止性震颤5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开始出现左下肢不自主性震颤,静止时明显,运动时、睡觉时消失,当时未予重视及诊疗,后肢体震颤症状逐步进展加重,累及双上肢,可自行梳头、持筷、穿衣、吃饭,无视物障碍,无头痛头晕,无情绪改变,嗅觉减退,无汗出改变,无睡眠障碍,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具体不详),口服美多巴后可缓解,2年前开始出现右下肢震颤,1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头部、双膝关节沉重,行走时上臂摆动减少,下蹲起立、启动步行、起床翻身、穿衣梳头、转身困难,休息后可好转,半年前出现双下肢麻木,麻木呈对称性持续存在,无疼痛乏力,无下肢反射痛,3个月前出现后颈部及腰背部酸痛伴左上肢麻木,无肢体放射痛,无肢体乏力,患者规律于当地门诊治疗,口服美多巴后症状可缓解(既往不详,现口服美多巴 250mg bid),现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帕金森病”收入院,入院症见:患者神清,精神状态一般,肢体不自主震颤,右下肢为主,静止时明显,随意运动、睡觉时消失,行走转身、起床翻身缓慢,穿衣、梳头较前困难,头部、双下肢沉重,后颈部及腰背部酸痛,双下肢足踝以下及左前臂麻木感,上述症状休息后或活动后可好转,偶有咳嗽无咳痰,口干口苦,无头痛头晕,无肢体放射痛,无肢体乏力,无视物障碍,无情绪改变,无嗅觉异常,无汗出改变,纳可,眠一般,入睡困难,二便正常,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血压180/100mmHg,平素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 qd,自诉血压控制尚可;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久居本地,无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居住及工作环境良好,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吸烟、饮酒、药物等嗜好,无冶游史。
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84次/分,呼吸:18次/分,卧位血压:118/60mmHg,站立位血压130/70mmHg。左侧肢体、右上肢不自主震颤,四肢肌张力增高,呈齿轮样改变,四肢肌力正常;指鼻试验、轮替动作正常,双侧跟膝胫试验笨拙,慌张步态。舌红,苔少,脉弦。
辅助检查:2015年8月我院住院期间查头颅MR:1.双侧额顶叶皮层下、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及侧脑室周围多发脱髓鞘灶;老年性脑改变。2.颅脑MRA检查提示脑动脉硬化,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狭窄。
中医诊断:颤病
症候诊断:风阳内动
西医诊断:1.帕金森病 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 3.腔隙性脑梗死
治 法:镇肝熄风,舒筋止颤
天麻15 钩藤15 石决明30(后下)龙骨30(后下) 牡蛎30(后下)生地20 白芍30 玄参15 天冬15 牛膝15 杜仲10 桑寄生25 黄芩10 栀子10
2剂,日一剂,水煎成250ml,饭后温服。
复诊:患者神清,精神状态可,肢体不自主震颤,以右下肢为主,静止时明显,随意运动、睡觉时消失,行走转身、起床翻身缓慢,穿衣、梳头较前困难,头部、双下肢沉重,后颈部及腰背部酸痛,双下肢足踝以下及左前臂麻木感,休息后可好转,偶有咳嗽无咳痰,口干口苦,无头痛头晕,无肢体放射痛,无肢体乏力,无视物障碍,无情绪改变,无嗅觉异常,无汗出改变,纳可,眠一般,二便调。
天麻20g 钩藤15g 石决明20g 龙骨20g 牡蛎20g 生地黄15g 白芍15g 玄参15g 天冬15g 盐牛膝15g 桑寄生15g 地龙15g 茯苓15g 白术15g
共3剂,日一剂,水煎至200ml,早晚分服。
【按】颤病是以肢体不自主震颤为主要表现的病变,一般无肢体关节疼痛及软弱无力。痹病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以关节疼痛为主,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而痿病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肢体无力运动,部分痿病初即有肌肉萎缩。本病以震颤为主,仍诊断颤病。考虑为肝阴虚,不荣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