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某,男,时年65岁,胃胀伴进食困难10月余,加重7天。患者于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进食困难,遂于2019年1月29日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诊断为“胃癌”并行手术、放化疗治疗,部分食管及胃,上下残淋巴结病理示:瘤床处低分化腺癌,黏膜下可见腺癌浸润,术后症状改善,现胃脘胀满,进食困难,为求中医药治疗,遂来就诊,现症见:胃脘胀满,进食困难,腹胀,呕吐黏液,纳少,寐差,大便2~3日一行,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胃痞病(浊毒内蕴证)。
治则:化浊解毒,健脾和胃。
处方:白芍30g,当归9g,百合12g,乌药12g,川芎9g,炒白术6g,茯苓15g,炒鸡内金15g,豆蔻12g,三七2g,半枝莲15g,半边莲15g,茵陈15g,黄连12g,黄芩12g,白花蛇舌草15g,苦参12g,板蓝根15g,绞股蓝12g,鸡骨草15g,川朴12g,枳实12g,香附15g,苏梗15g,砂仁15g,广木香9g,蛇莓12g,藤梨根12g,冬凌草12g,全蝎9g,蜈蚣3g,炒莱菔子12g。
7剂。水煎服,日 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2月5日二诊:胃脘胀满缓解,进食困难减轻,腹胀稍减,仍诉进食后恶心,乏力,纳差,寐一般,大便1~2日一行,舌暗红苔中黄厚腻,脉弦滑。
原方去冬凌草加黄芪15g,焦麦芽10g,焦神曲10g,焦山楂10g,焦槟榔12g。7剂。
2月13日三诊:患者自述胃胀明显缓解,诸证减轻,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原方去川朴、苏梗。随访该患者,一直口服中药,症状控制尚可。
按:本例患者胃脘胀满为主要症状,故中医诊断为胃痞病。患者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水谷运化失调,日久酿生浊毒,浊毒内蕴,发为癌病。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浊毒内蕴之象。李佃贵在辨证与辨病的基础上遣方用药,认为患者初诊时浊毒内蕴以标实邪盛为主,故治以化浊解毒为原则,李佃贵善用虫类药,认为酌加全蝎、蜈蚣等虫类之品破血逐瘀、解毒散结取得满意疗效。后期湿热浊毒已去大部分,故予黄芪补气健脾、焦三仙健脾和胃,顾护人体正气。对于胃癌患者,中医药显示出突出的优势,化浊解毒大法对癌毒本身有抑制作用,还可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但延长患者的生命,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