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飞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医案一

来源:

患者,女,77岁,2017年9月25日初诊。主诉:检查发现乙状结肠癌3年余。患者2014年6月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癌,2014年8月13日行根治术,病理提示Ⅲb期,术后行8周期辅助化疗。2015年4月胸部CT:右肺上叶磨玻璃影,最大直径0.5 cm;2017年9月24日胸部CT:双肺多发密度稍高影,大者位于右肺上叶,大小约2.2 cm×1.4 cm。较2015年4月增大,考虑双肺转移,2015年4月进入Ⅳ期。二代基因检测KRAS突变。患者拒绝接受西医标准化疗,求治于中医。

刻诊:乏力5级,咳嗽,时有白痰;多汗,口干口渴多饮;心烦急躁,腰背酸痛,晨起眼睑浮肿;纳可,时有腹胀,时反酸,眠差,大便黏腻,1次/d,夜尿2次;舌淡苔薄黄,脉弦;2017年9月12日查癌胚抗原(CEA)为13。KPS评分:70分。

辨证为脾肾亏虚,痰湿内停。

处方:黄芪15 g,党参10 g,茯神10 g,麸炒白术10 g,炒苍术10 g,酸枣仁15 g,女贞子10 g,墨旱莲10 g,大枣10 g,红豆杉6 g,土茯苓15 g,苦参15 g,砂仁6 g,木香6 g。

共70剂,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华蟾素片,3粒/1次,2次/d。

2诊:2017年12月7日,上方服用2个月余,乏力减轻至3级,咳嗽咳痰已无;大便稀,不能控制,4~5次/d;纳可,泛酸;眠差,夜尿4~5次;KPS评分:70分。舌淡,苔薄黄,脉弦。

辨证为脾肾亏虚,痰瘀内结。予前方去红豆杉、土茯苓、苦参,加伏龙肝30 g,芡实15 g,鬼箭羽15 g,石见穿15 g,黄连6 g,吴茱萸3 g。

共60剂,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后患者按此处方取药。

3诊:2018年3月26日,乏力3级,无咳嗽咳痰,大便基本成形,3次/d,夜尿3次,纳可,泛酸减轻,眠差。体重稳定,KPS评分:70分。继以前方加减治疗。

后患者多次复诊,中药汤药扶正以四君子汤合二至丸,解毒抗癌药以红豆杉、土茯苓、鬼箭羽、石见穿、石上柏等药中2~4味,中成药选华蟾素片、安替可胶囊、消癌平滴丸、威麦宁胶囊中之1种。

每2~3个月查肺CT、每月查CEA行疗效评价,以病灶大小、CEA、主要症状为疗效评价标准。

至2019年10月纯中医治疗已25个月,肺转移灶稳定。Ⅳ期生存期已54个月,生活质量较高。

按语:患者老年,加之手术、化疗后,患者正气受挫,邪气结聚,治疗宜扶正祛邪并举,而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故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二至丸滋补肝肾,以红豆杉、土茯苓清热燥湿,解毒抗癌;联合华蟾素片增强解毒抗癌之力。2诊,患者夜尿多,腹泻,泛酸,眠差。证属脾肾亏虚,以芡实固肾缩尿,伏龙肝温脾止泻,左金丸和胃抑酸,鬼箭羽、石见穿化瘀解毒。3诊患者大便次数多、夜尿多、反酸等症状改善。纯中医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