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飞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医案三

来源:

患者,女,35岁,2015年10月29日初诊。主诉:检查发现直肠癌术后肺转移1个月。患者2014年5月行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病理提示Ⅲb期,2014年5—10月行4周期FOLFOX方案化疗,2014年10月发现肝转移,行XELIRI方案化疗4周期、同步25次盆腔放疗,4周期化疗后肝病灶消失;二代基因检测全野生。2015年8月发现肺转移,行4周期XELIRI方案化疗,因不耐受未继续化疗,求治于中医。

刻诊:乏力6级,纳差,眠差,入睡困难,大便不成形,排便不净感,4~6次/d,口干口苦,脾气急躁。舌淡红苔白有齿痕,脉弦细。

四诊合参,辨证为肝脾不和,瘀热内结。

处方:柴胡6 g,黄芩6 g,党参10 g,麸炒白术10 g,茯神10 g,炙甘草6 g,天冬10 g,麦冬10 g,南沙参10 g,北沙参10 g,女贞子10 g,墨旱莲10 g,鬼箭羽15 g,漏芦15 g,半枝莲15 g,红豆杉6 g。

共30剂,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中成药威麦宁胶囊,3粒/次,2次/d;华蟾素片,3粒/次,2次/d。后患者每1~3个月来门诊调整中药处方及中成药,病情平稳。

复诊:2017年10月12日,查CEA为25,较前增高,查肺部CT示右肺转移灶4.7 cm×3.3 cm,较前增大,评效PD。乏力,纳谷不香,大便成形,2~3次/d,排气多,眠差,多梦,急躁易怒。舌瘦舌尖红苔微黄,脉弦细数。

辨证为肝郁脾虚,湿热内阻。予前方去鬼箭羽、漏芦、半枝莲、红豆杉,加补骨脂10 g,菟丝子10 g,赤芍10 g,川芎10 g,阿胶珠10 g。

共60剂,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卡培他滨,3粒/次,2次/d。

复诊:2017年12月18日,CEA持续增高,肺病灶继续增大,评效PD。晨起咳嗽、咳血,纳不香,眠差多梦,大便成形,2~3次/d,脾气急躁。

予六君子汤合二至丸加芦根15 g,白茅根15 g,花蕊石15 g,仙鹤草30 g。

共30剂,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卡培他滨,0.5 g/次,2次/d;阿帕替尼,250 mg/次,1次/d。后多次复诊,病情稳定。

复诊:2018年7月9日,咳血止,查CEA为6.4较前降低,肺病灶4.0 cm×3.5 cm,评效SD。继以中药联合卡培他滨、阿帕替尼治疗。

2019年7月评效PD,中药联合卡培他滨及阿帕替尼治疗,肺病灶稳定19个月。仔细询问后得知,患者2019年初开始准备做生意,操劳过度,疾病进展。后建议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西妥昔单抗”治疗,至2019年10月,Ⅳ期生存期达60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按语:患者平素急躁易怒,肝气郁结,克伐脾土,精微不布,日久形成有形之邪,博结肠道,形成肿瘤,经手术、放化疗后,损伤正气。初诊患者乏力、纳差、排便不净为脾气亏虚之象,故以四君子汤加生黄芪健脾益气,以女贞子、墨旱莲滋先天以补后天,以鬼箭羽、漏芦、半枝莲、红豆杉解毒抗癌,辅以威麦宁胶囊、华蟾素片加强解毒抗癌之力。2诊患者病情进展,故给予卡培他滨加强抗肿瘤作用,3诊患者仍病情进展,调整治疗方案为“中药+小剂量阿帕替尼+小剂量卡培他滨”,中药以六君子汤加二至丸脾肾双补,以减轻卡培他滨、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患者咳血明显,药用芦根、白茅根、花蕊石、仙鹤草以止血。4诊咳血已止,病灶稳定,疗效显著。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