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女,60岁,初诊日期1972年7月25日。
主诉:右手腕麻木剧烈疼痛伴有发冷发烧五天。
现病史:5天前右手腕内侧突然发窳,疼痛,伴有发冷发热。患处起一红线,向肘部蔓延。当日经某医院治疗,诊断为“局部感染急性淋巴管炎”。曾注射“青霉素”等未能控制。局部红肿逐渐加重,红线继续向上蔓延。患处麻疼难忍,彻夜不眠,食纳不佳,恶心欲吐,局部肿起脓样白疱,疼痛更加重。
检查:体温39℃,右侧腕部内侧红肿,范围2×3厘米,中心发白有脓疱未破,并有红线一条向肘部蔓延。
脉象:滑数。
舌象:舌苔黄腻,舌质红。
西医诊断:手腕部疖肿合并急性淋巴管炎,
中医辨证:火毒蕴结,毒热蔓延入里(红丝疔)。
立法:清热解毒,托里护心。
方药:
金银花一两 地丁五钱 公英一两 野菊花一两 连翘三钱 花粉三钱 生草三钱 炒皂刺三钱 归尾三钱 陈皮二钱 姜黄二钱 川贝母三钱 灯心五分
紫雪散(附方4)三钱,分冲。
外用化毒散(附方5)、如意金黄散(附方6),用鲜荷叶捣汁外敷。
8月4日服上方二剂后,体温恢复正常,局部麻痛已减,恶心欲吐已解,纳食稍增。继服前方四剂,诸症见消,患处引流通畅,已无麻痛感觉。8月9日改用牛黄清心丸,每日一丸,日二次;外用化毒散软膏。8月17日患处红肿消失,伤口愈合,临床痊愈。
此例患者火毒蕴结,起病较急,已有毒邪内传之势,随经治疗,未能控制。仍有高烧、红肿、疼痛。在此情况下,急投清热解毒托里护心之剂。方中重用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地丁、公英解其毒热;炒皂刺、归尾、姜黄、川贝母活血化瘀,托毒外出;灯心、紫雪散凉血清宫护心,以防毒热内陷;花粉清热生津,养阴护心;陈皮、甘草,和中助胃气。外敷解毒消肿止痛之剂。内治外治相结合,二剂后诸症平息。后用牛黄清心丸,以荡余邪而善其后。外用药,赵老医生善用鲜荷叶捣汁调散剂,非但清热作用加强,而且疗效持久。是外用剂型中独特的经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