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48岁。
3天前,突然右足中趾、无名趾红肿热痛。某医诊为炎症,嘱其内服磺胺、注射青霉素进行治疗,并嘱其用热毛巾不断热敷以助其消散。患者为求其速效,改用热水浸足法进行治疗。1个小时后红肿热痛迅速殃及右足,并出现全身寒战高热,体温38.8℃,且又见左足中趾、无名趾亦微红肿。此时患者仍不醒悟,继续以热水浸泡两足,并以热水毛巾湿敷两足,至夜间8时左右,两腿均出现红赤如丹,肿胀疼痛,体温39.8℃。患者迫于西药不能速效,且急剧恶化。乃邀中医诊治,云:此丹毒也。急宜清热解毒大剂予之。处方:生地15克,黄连6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生石膏40克,栀子10克,竹叶10克,犀角10克,元参30克,连翘30克,银花30克,板蓝根30克,赤芍10克,甘草10克。
患者家属于夜间1时邀余会诊。云:虽用大剂青霉素及中药1剂,病证不但不减,反更加剧。现红肿之势已及小腹,且高热,神志时昧时清。审之,从少腹至两足赤肿如丹,按之烙手,脉洪大滑数。综合脉证,思之:药证合拍,何用药反不效也?久久不解。再查其患处均盖有热水毛巾。顿悟,乃云:此热敷之弊也,急宜去热改冷,用冷水泡牛黄解毒丸淋洗。1小时后,痛、热俱减,查体温已由39.9℃降至38.9℃,继以上法淋洗2小时,从小腿至小腹红肿之状全部消退,体温亦降至37.3℃,仍以原方治之,愈。
患者问:所用药物前后相同,何你看后徒然大效,而前医用之反剧也?答曰:外敷之法不同耳。又问:冷水、热水均无杀菌之药,何杀菌之速也?答曰:本证乃热毒炽盛之证,稍予火邪则如《伤寒论》所说:“火邪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故予热水而加剧,及至冷水淋洗而解者,乃热者寒之之故也。所以热敷、冷敷均当宗《经》所训,否则不可也。
丹毒,因其色赤如涂丹状,故名丹毒。历代医家认为初起者多因心火妄动,三焦风热,或肝火内动,或脾胃湿热,或风邪外袭。
恩师李翰卿认为以风热之毒侵及血分者为多,故初起之治宜清热解毒,外疏风邪为主,若头部者宜升降散、普济消毒饮,下肢者宜连翘败毒饮。一般之证忌用辛温散风之品,至若病程较久,痒重痛轻者,非辛温之品不能解,故羌活、防风、白芷不可缺,若皮肤粗硬,病已入于血分,非苏木、刘寄奴不能软。余宗其意,试治于反复发作者,常效。
朱进忠,1933年5月出生于中医世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1977年毕业于全国中医研究班。现为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二部一局遴选的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基础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研究会理事、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及内科分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和内科学教学,对疑难病证治规律和辨证论治方法学有深入的研究。著有《中医内科证治备要》、《难病奇治》、《天人相应与辨证论治》、《疑难病诊治思路秘诀》等24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