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女,29岁。
病已年余,初起未予注意,当时只发觉颈部逐渐粗大,有时心悸、烦躁。今年1月,感觉症状日益增多,脉搏加速(110~120次/分),多食善饥,两目发胀,怕热多汗,头昏,多疑,疲乏无力,月经行期无定。经北大医院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曾住院治疗45天,现求诊中医施治。舌苔薄黄,六脉弦数,颈部显著肿大。
辨证立法:瘿瘤古人已详论之,多属情志郁结以致气血瘀滞,结而为瘿瘤,治法以软坚,平肝养心。
处方:昆布10克,远志10克,浙贝母6克,柏子仁10克,玄参10克,穿山甲10克(代),云茯神10克,山慈菇10克,海藻10克,牛蒡子10克,小蓟10克,夏枯草10克。另:三七3克(研粉2次服)。
二诊:药服11剂,心跳好转,脉搏每分钟不越百至,汗出渐少,颈间舒适,已不堵闷。
处方:草决明、石决明各10克,生鹿角15克,龙眼肉10克,山慈菇10克,穿山甲(代)10克,生龙骨、牡蛎各12克(同打先煎),夏枯草10克,浙贝母6克,远志10克,黑玄参10克,茯神10克,海藻10克,小蓟10克,昆布10克。另:三七粉3克(分2次服)。
三诊:前方连服5剂,诸症更见好转,睡卧时脉搏恢复正常,起立,行动又稍增速,前方去龙眼肉加黄菊花10克。
四诊:前方已服22剂,中间曾停药数次观察。停药时,脉搏增速,颈间堵胀,连服数剂,诸症即大见好转,拟用丸方缓图,以冀巩固。
处方:生龙齿60克,淡昆布30克,浙贝母30克,炒远志30克,生牡蛎60克,白人参15克,夏枯草30克,苦桔梗15克,穿山甲30克(代),大蓟、小蓟各30克,润玄参30克,川当归30克,柏子仁30克,早三七15克,杭白芍30克,仙鹤草60克,龙眼肉30克,淡海藻30克。
共研细末,炼蜜为小丸,每日早、晚各服10克,白开水送服。
按:本案为弥漫性甲状腺肿的甲亢。症见甲状腺肿大,怕热多汗,心烦、心悸,多食善饥,疲乏无力等症。中医论之,是属“瘿瘤”。其治疗方法,施师习用昆布、海藻、海带之类。此三味药含碘甚丰,与现代医学用碘剂治单纯性甲状腺肿有相同之处,然中医尚须辨证,另加佐使之药以辅助。玄参和浙贝母有软坚之力,患者脉搏过速加用远志、茯神、柏子仁等养心药。丸药连服2料,甲状腺显著缩小,症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