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某,男性,36岁,干部,初诊为1998年12月23日。
20天前,发现颈前部一包块,稍感不适,触摸无疼痛。曾往武汉市某医院,经细胞学穿刺检査报告为:结节性腺瘤样胶样甲状腺肿。因不愿手术,故来我科求治。
检查:颈右侧部扪及4cm×2cm大小结块,中部隆起,质柔软,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活动。舌淡、苔薄,脉弦滑。
诊断:肉瘿
辨证:气滞痰凝。
治则: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消肿散结。
处方:海藻玉壶汤加减
柴胡9g,浙贝10g,海藻10g,昆布12g,海浮石10g,橘核15g,茯苓12g,枳壳10g,陈皮9g,甘草9g。7剂,每日1剂。
二诊:12月30日,自觉局部变化不明显。苔脉同前守前法再治,处方:原方加夏枯草12g、僵蚕10g、生牡蛎12g,7剂
三诊:1999年1月6日,颈前结节稍有缩小质地较前为硬。因见舌尖红,故在二方基础上加黄芩9g,7剂
四诊:1月13日,结块外观较前平,质地中等偏软,活动,局部压迫不适症状消失。睡眠正常,饮食调和便正常。苔薄,脉弦,守前法。处方以上方去黄芩7剂
五诊:1月27日,颈前外观基本正常,但仍可扪及结块,约为1.5cm×1.0cm,活动,不痛。苔薄,脉弦,仍守前法。处方:柴胡6g,夏枯草12g,蚤休12g,僵蚕10g,海藻10g,甘草9g,昆布10g,甲珠6g,山慈菇10g,川贝10g,桔梗6g,生牡蛎12g。14剂。
2月10日(六诊),颈部外观正常,未扪及结块亦无自觉症状,守前方增损以巩固疗效至3月初。共服药60余剂,随访2年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