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某,男,56岁,南京供电局职工。其初诊时B超见左侧甲状腺有肿块,约4cm×5cm大小,低回声,边界清,诊断为左侧甲状腺腺瘤。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舌边有瘀斑,脉弦。
辨证为气滞痰瘀。
予以理气化痰、破瘀散结法。
香附6g,郁金10g,青陈皮(各)6g,昆布10g,海藻10g,牡蛎(先煎)20g,皂角刺20g,三棱、莪术(各)20g,牡丹皮10g,赤芍10g,夏枯草10g,山慈菇10g,每日1剂,水煎服。
服用28剂后复查腺瘤为3cm×3cm大小,缩减约1/3以上。
效不更方,原方继服2个月,复查腺瘤为2cm×2cm大小。
之后3个月腺瘤未再缩小,遂将山慈菇加量至20g(先煎),连服2个月,腺瘤缩至约1cm×1cm大小,继服1个月,腺瘤消失,并经B超复查证实。停药半年后B超复查仍未见结节。
按:许教授临证中发现山慈菇为治疗甲状腺腺瘤中不可缺少之良药,方中加入山慈菇后疗效显著增强。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山慈菇能“散坚消结,化痰解毒,其力颇峻"。然大凡峻药猛药,皆有毒,古代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之记载。故在使用山慈菇时剂量由每剂中5g开始,先煎15分钟,待患者适应后用量逐渐加大,最大量达20g,未发现一例出现中毒反应。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山慈菇,具有抗组织增生及抗癌作用,且疗效较强,故而是治疗甲状腺瘤之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