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2岁,2015年12月29日初诊。
患者2周前开始咽痛、左侧颈前痛,随后相继出现低热、心慌等症状,甲状腺功能:FT3 6.53 pg/mL↑(1.71~3.71 pg/mL),FT4 3.82 ng/mL↑(0.7~1.48 ng/mL),TSH 0.12 μIU/mL↓(0.35~4.94 μIU/mL)。心电图:心率:105次/min,窦性心动过速。
刻下症见:咽痛、左颈前疼痛,心慌,畏热多汗,纳眠可,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数。
西医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断:瘿痈。
辨证:热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散结。
处方:蒲公英20 g,天葵子12 g,野菊花12 g,白花蛇舌草30 g,牛蒡子12 g,土贝母15 g,玄参15 g,僵蚕12 g,蜂房10 g,黄药子12 g,穿山龙20 g,柏子仁15 g。14剂,水煎服,1剂/d。并嘱其完善彩超、血沉、抗体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2诊:2016年1月14日,血沉:98 mm/h↑,TPOAb、TGAb、TRAb (-)。甲状腺摄碘率低,彩超:双侧叶实质回声改变,血流信号丰富。明确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患者服上药后心慌、多汗等症减轻,颈前疼痛消失,偶有夜间低热,二便正常。舌暗红苔薄腻脉细弦。上方去柏子仁,加石菖蒲15 g,川芎12 g,夏枯草12 g。14剂,水煎服,1剂/d。
此后患者定期门诊复诊,以上方为基础随症加减,至2016年2月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血沉12 mm/h,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FT3 2.99 pg/mL(1.71~3.71 pg/mL),FT4 1.07 ng/mL(0.7~1.48 ng/mL),TSH 2.00 μIU/mL(0.35~4.94 μIU/mL)。
按语:患者以“咽痛、颈前疼痛”为主症,根据前述分期“抓主症”辨治的原则,治疗以清热解毒散结为法,取“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为基础方。蜂房解毒止痛,僵蚕散结消肿,穿山龙化痰散结,是魏教授治疗甲状腺疾病常用药。黄药子,《本草纲目》谓之“凉血降火,消瘿解毒”,用治甲状腺肿大、疼痛最为适宜,虽含碘元素且对肝功能有影响,然魏教授认为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可参考,但不能视作用药依据,临证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只要辨证准确即可应用,注意定期监测肝功能。